![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2.2《消化和吸收》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60266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2.2《消化和吸收》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60266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教案
展开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张悦同学中午吃白菜豆腐、红烧肉、米饭和豆汁,下午就感到肚子疼,大夫检查后说是吃得太多消化不良。那么,当我们一次吃得太多时,为什么会出现消化不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呢?食物在体内消化时经过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
二、师生互动,传授新课
知识点一 食物的消化
◎新知梳理
1.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2)消化腺:唾液腺、肝、胰等器官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馒头在口腔中为什么会变甜?
(2)作出假设: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有关。
(3)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处理馒头: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B块处理成馒头碎屑,C块不做处理。
②取唾液。
③设置对照:3支试管。
a号试管:唾液+A块馒头碎屑+充分搅拌。
b号试管:清水+B块馒头碎屑+充分搅拌。
c号试管:唾液+C馒头块+不搅拌。
④恒温:将3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5~10分钟。
⑤碘液验证。
(4)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3.食物的消化过程: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互动交流
【问题1】消化道的各个器官都具有消化功能吗?
【交流点拨】不是都具有消化功能,只有口腔、胃和小肠具有消化功能。食物的消化离不开消化酶的参与,口腔中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流入,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胃中有胃腺分泌的胃液,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小肠中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也流入,能对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除此之外的其他器官,都不具备消化功能。
【问题2】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吗?
【交流点拨】不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就不含消化酶。
【问题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都需要进行消化吗?
【交流点拨】不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需要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才能被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问题4】馒头在口腔中越咀嚼越有甜味。这说明在口腔中进行了哪些消化方式?
【交流点拨】馒头中主要含有淀粉,在口腔中经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进行物理性消化;口腔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有甜味的麦芽糖,这属于化学性消化。
◎典例引导
【例1】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D)
A.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点拨】选D。此题考查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由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能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
◎学法指导
【名师点睛】①胃是最膨大的部位,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②小肠很长,能分泌肠液,能消化多种食物。
③肝脏分泌的胆汁是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④在口腔内既能进行物理性消化,又能进行化学性消化,如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知识点二 营养物质的吸收
◎新知梳理
1.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其表面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被构成小肠绒毛壁的一层上皮细胞所吸收,然后转运到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3.大肠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互动交流
【问题5】小肠有哪些特点可以增加消化和吸收面积?
【交流点拨】小肠长,有绒毛和皱襞,可以增加消化和吸收面积。
【问题6】小肠有哪些特点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交流点拨】小肠长,有绒毛和皱襞,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等,能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问题7】小肠有哪些特点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交流点拨】小肠长,有绒毛和皱襞,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典例引导
【例2】下列关于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是甘油、脂肪酸
D.水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水
【点拨】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消化和吸收的认识。水是小分子的无机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在消化道内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各种简单的、可以被消化道壁吸收的物质: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例3】下列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C)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壁有肠腺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
【点拨】选C。本题考查小肠的结构特点。A、B项能增大吸收面积;D项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血液;C项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无关。
◎学法指导
【名师点睛】营养物质的吸收歌诀:营养吸收靠小肠,小肠弯曲细又长,内存皱襞和绒毛,消化吸收运送忙。
三、板书设计,总结新课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二、食物的消化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四、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精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典型例题,习题精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精品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典型例题,习题精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第二,营养物质的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