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堂检测
展开基 础 巩 固
一、选择题
1.将足量新制氯水分别滴加到下列溶液或滤纸上,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合理的一组是eq \x(导学号 81744736)( C )
2.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eq \x(导学号 81744737)( B )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后会变质
C.漂白粉是由Cl2与烧碱反应制得的
D.在使用漂白粉时应用浓盐酸
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eq \x(导学号 81744738)( C )
4.(2016·开封高一检测)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eq \x(导学号 81744739)( B )
A.向氯水中加入Na2CO3粉末有气体产生
B.用强光照射装满次氯酸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可收集到两种气体
C.漂白粉和次氯酸溶液都是混合物
D.向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可能产生黄绿色气体
5.(2016·平顶山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eq \x(导学号 81744740)( B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H2O和H+三种微粒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减弱
6.(2016·成都高一检测)Cl2、HCl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除大量OH-外,还有Cl-、ClO-、ClOeq \\al(-,3),且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2﹕1,则原混合气体中Cl2和HCl体积之比为eq \x(导学号 81744741)( A )
A.5﹕2B.2﹕5
C.3﹕1 D.1﹕3
7.(2016·烟台高一检测)下列与Cl2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eq \x(导学号 81744742)( D )
A.0.1 m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0.2 ml电子
B.1 ml Fe与1 ml Cl2反应转移3 ml电子
C.含有4 m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生成1 ml Cl2
D.Cl2通入FeCl2溶液中,然后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二、非选择题
8.现有A、B、C、D四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把无色无味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
eq \x(导学号 81744743)
(1)C、D的分子式分别为C__CO2__,D__HCl_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与水__Cl2+H2O===HCl+HClO__
②B与NaOH溶液__Cl2+2NaOH===NaCl+NaClO+H2O__
(3)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①__氯水中的HCl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碱性减弱__
②__氯水过量后次氯酸的漂白性将溶液变成无色__
9.(2016·大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为在没有通风橱的条件下制备氯气时设计的装置,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铁夹。(已知: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eq \x(导学号 81744744)
(1)仪器A的名称是__分液漏斗__;烧杯中盛放的是__氢氧化钠溶液__;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__。
(2)在收集氯气时,应__关闭b,打开a__(填如何控制a、b,下同);当氯气收集完毕时应__关闭a,打开b__。
(3)若要制得标准状况下的Cl2 0.672 L,理论上需要MnO2的质量是__2.61_g__。
解析:(1)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强碱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2)在收集氯气时,应关闭b,打开a;当氯气收集完毕时应关闭a,打开b。(3)n(MnO2)=n(Cl2)=0.03 ml m(MnO2)=0.03 ml×87 g·ml-1=2.61 g。
10.(2016·成都高一检测)如图中,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B、C是净化气体的装置,B装置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中装铁丝网;反应后E的底部有棕色固体聚集;F是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eq \x(导学号 81744745)
(1)上述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是__B__处(用字母表示)。
(2)B装置的作用是__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__,C装置中需要加入__浓硫酸__。
(3)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MnO2+4H++2Cl-eq \(=====,\s\up7(△))Mn2++Cl2↑+2H2O__,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Fe+3Cl2eq \(=====,\s\up7(△))2FeCl3__。
(4)如果A中产生氯气3.36 L(标准状况),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0.3 ml__。
解析:(1)B装置是除去氯气中杂质气体氯化氢,装置中导管短进长出,洗气装置除杂质要遵循长进短出,所以B装置错误。(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氯化氢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选择装有饱和食盐水的装置B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装有浓硫酸的装置C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MnO2+4H++2Cl-eq \(=====,\s\up7(△))Mn2++Cl2↑+2H2O;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2Fe+3Cl2eq \(=====,\s\up7(△))2FeCl3。(4)3.36 L(标准状况)氯气的物质的量为eq \f(3.36 L,22.4 L·ml-1)=0.15 ml;依据方程式MnO2+4HCl(浓)eq \(=====,\s\up7(△))MnCl2+2H2O+Cl2↑,参加反应的氯化氢为4 ml时,只有2 ml被氧化,生成1 ml氯气,则生成0.15 ml氯气时,有0.3 ml氯化氢被氧化。
能 力 提 升
一、选择题
1.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恶性事件。当氯气泄漏时消防队员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eq \x(导学号 81744746)( B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可解毒;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小苏打水)浸湿的口罩;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③⑤
解析:②错误,浓NaOH溶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⑤因氯气密度大,应迎风往高处走;⑦氯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小,且向空气中喷洒水会造成氯气进一步扩散。
2.“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钠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课本相关实验。实验操作: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擦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当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eq \x(导学号 81744747)( C )
A.白烟是氯化钠固体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解析:Na和Cl2反应生成的白烟为NaCl固体小颗粒,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Cl2,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常用淀粉-KI溶液(或湿润的试纸)检验Cl2。钠燃烧时应呈现钠的焰色——黄色。
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并回收氯化锰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eq \x(导学号 81744748)( B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收集氯气并防止污染空气
D.用装置丁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解析:B项不合适,除去了氯化氢,但生成的CO2成为新的杂质。
4.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eq \x(导学号 81744749)( D )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解析:A项正确,变红证明了氯水有酸性,褪色证明了氯水有漂白性;B、C项正确,因为酸碱指示剂显色快,漂白褪色慢,所以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D项错误,Cl2+H2O===HCl+HClO中,还原产物是HCl。
二、非选择题
5.(2016·太原高一检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以下仪器组合的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eq \x(导学号 817447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__;检查上图中反应器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插入水中,用双手捂住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气管中能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说明气密性良好__。
(2)现要求从上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实验时要防止污染。下表是按仪器的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写的,请将该表填写完整(加入的试剂自选)。
(3)该实验中用仪器C收集Cl2时,进气口应为__b__(填字母)。
(4)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又能使石蕊溶液褪色__。
(5)有资料记载,高锰酸钾和浓盐酸混合后,在室温下很快就能放出氯气,由此可说明二氧化锰比高锰酸钾的氧化性__弱__。
(6)人若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死亡。某地化工厂的贮氯罐意外发生泄漏,周围被疏散的群众应采取的防御自救措施是__先用水或弱碱性溶液将毛巾润湿后捂住口鼻,然后尽量沿逆风方向向地势较高处跑__。
解析:(1)实验室制备Cl2是用MnO2氧化浓盐酸,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应用加热法;(2)由于MnO2与浓盐酸制得的Cl2中含有HCl、H2O,需除去,所以连接顺序为制气→除HCl→干燥→收集→尾气吸收,仪器组合为A→C→C→C→B;(3)由于Cl2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b管进气,a管出气;(4)Cl2+H2OHCl+HClO,溶液呈酸性,但是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指示剂;(6)由于Cl2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去地势高的地方,还可以利用Cl2与碱液反应的性质来吸收Cl2。
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并对所得溶液中的部分阴离子进行检验。eq \x(导学号 81744751)
(1)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CaCO3+2H+===Ca2++H2O+CO2↑__,过滤的目的是__除去碳酸钙等不溶性杂质__。
(2)步骤2、步骤3的实验目的都是__检验HCOeq \\al(-,3)__,为达到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另取一份滤液,加入NaOH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__。
(3)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步骤1所得滤液中的HClO浓度比饱和氯水中HClO浓度大:__同时将滤液和饱和氯水滴在有色布条上,比较有色布条褪色的快慢__。
选项
AgNO3溶液
蓝色石蕊试纸
Na2CO3溶液
A
产生沉淀
变红
有气泡
B
无明显现象
变红
产生沉淀
C
产生沉淀
先变红后褪色
有气泡
D
产生沉淀
先变红后褪色
产生沉淀
选用的仪器(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A
浓盐酸、二氧化锰
反应器(或产生气体)
__C__
__饱和氯化钠溶液__
__除去HCl__
__C__
__浓硫酸__
__除去H2O__
C
/
收集Cl2
__B__
__NaOH溶液__
__吸收多余的Cl2__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液分为若干份
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黄绿色褪去
步骤2
将第一份滤液与稀盐酸混合
产生大量气泡
步骤3
将第二份滤液加热
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2021学年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45 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