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六年级升七年级语文暑假辅导教案+同步训练
【机构专用】3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0年六年级升七年级语文暑假辅导
展开
这是一份【机构专用】3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0年六年级升七年级语文暑假辅导,共9页。
七上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步练习(含答案)【巩固训练1】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1. 东临碣石 临: 登临2. 水何澹澹 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3. 山岛竦峙 竦峙 : 耸立4. 星汉灿烂 星汉: 银河5. 幸甚至哉 至: 到达极点 【巩固训练2】二.阅读理解,完成下列练习题(1)从诗的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诗;古体四言律诗 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 诗。写景抒情(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 家, 家、诗人。 东汉末年 政治 军事 (3)诗中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其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可见其博大的胸襟。博大胸襟、建功立业(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巩固训练3】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是想像的?诗人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______》,作者___代著名诗人 ____(姓名),字________,号 _________ 。③李太白全集; (11). 唐; (12). 李白; (13). 太白; (14). 青莲居士 1、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2、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3、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4、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巩固训练4】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答: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深切的思念之情。【巩固训练5】(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忧愁的气氛,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后两句抒情做铺垫。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担忧和同情,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解析】(1)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此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表达对王昌齡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为后面两句的抒情倣了铺垫。(2)本题考査的是最后两句话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网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动勉和宽慰。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作品鉴赏】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这两句诗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巩固训练6】10.古诗词鉴赏。(3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技法、内容、意境、思想感情等的判断。A.有误,应是“观”字统领全篇;B.有误,不是“由远及近”应是“由近及远”;C.正确;D.有误,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而不是抒发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故选:C。【诗歌赏析】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说明这是乐府唱过的。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这首诗不但写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首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巩固训练7】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共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① ”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②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③ 的人生态度。(3分)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答:10.【答案】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11.【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机构专用】24 诗词鉴赏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0年六年级升七年级语文暑假辅导,共8页。
这是一份【机构专用】11 《猫》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0年六年级升七年级语文暑假辅导,共10页。
这是一份【机构专用】16 《朝花夕拾》2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0年六年级升七年级语文暑假辅导,共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