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一轮复习 专练 各个知识点和模型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热学 试卷 8 次下载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平抛运动1 试卷 7 次下载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万有引力2 试卷 7 次下载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运动学 试卷 10 次下载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题型汇总及方法 试卷 6 次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整体法和隔离法,斜面连接体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整体法和隔离法,斜面连接体,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串小灯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B.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作用力不变
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
2.如图,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F,仍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f、支持力FN以及Ff和FN的合力F′变化情况是
A.Ff不一定增大,FN一定增大,F′一定增大
B.Ff一定增大,FN一定增大,F′不变
C.Ff、FN、F′均增大
D.Ff、FN不一定增大,F′一定增大
3.完全相同的两物体P、Q,质量均为m,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用两根等长的细线系在两物体上,在细线的结点处施加一水平拉力F,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物体P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B.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C.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
D.地面对Q的摩擦力为
4.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A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B仍静止,斜面体的质量为M,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
D.支持力小于
5.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相连接.下列关于杆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杆表现为支持力,BC杆表现为拉力
B.乙图中的AB杆表现为拉力,BC杆表现为支持力
C.丙图中的AB杆、BC杆均表现为拉力
D.丁图中的AB杆、BC杆均表现为支持力
6.如图所示,在固定好的水平和竖直的框架上,A、B两点连接着一根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的不可伸长的细绳,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按照以下的方式缓慢移动细绳的端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拉力变小
B.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拉力不变
C.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拉力变小
D.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拉力变大
7.如图所示,小物体P放在直角斜劈M上,M下端连接一竖直弹簧,并紧贴竖直光滑墙壁;开始时,P、M静止,M与墙壁间无作用力.现以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向上推物体P,但P、M未发生相对运动.则在施加力F后( )
A.P、M之间的摩擦力变大 B.P、M之间的摩擦力变小
C.墙壁与M之间仍然无作用力 D.弹簧的形变量减小
8.一串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设每个灯笼的质量均为m,则自上往下数第一只灯笼对第二只灯笼的拉力大小为( )
A.2mg B.mg C.mg D.8mg
9.如图所示,两根重杆OA和AB,由铰链连接,并用铰链悬挂在天花板上,B位于O的正下方,若在B端分别施加图示方向的力F1、F2、F3和F4,则其中可能使两杆保持静止的是( )
A.F1 B.F2
C.F3 D.F4
B
A
10.【2015·山东·16】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 B. C. D.
11.如图所示,B、C两小球的重力均为G,用细线悬挂于A、D两点,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求:
(1)AB和CD两根细线的拉力各为多大?
(2)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多大?
12.如图所示,AB、BC、CD和DE为质量可忽略的等长细线,长度均为5m,A、E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AE=14m,B、D是质量均相同的小球.质量为18千克的重物挂于C点,平衡时C点离天花板的垂直距离为7m,试求小球B、D的质量.
13.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重物上系着一条长30cm的细绳,细绳的另一端连着套在水平棒上可以滑动的圆环,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另有一条细绳,其一端跨过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在距离圆环0.5m的地方.当细绳的端点挂上重物G,而圆环将要滑动时(环的重力忽略不计),试问:
(1)角φ多大?
(2)长为30cm的细绳的张力是多少?
(3)圆环将要开始滑动时,重物G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D
【解析】
试题分析:设物体B在F作用下缓慢拉开一个小角度,拉开过程中增大,此时物体B受力平衡,水平力也增大,A选项错;绳子拉力也增大,由于原来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不清楚(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所以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增大,B选项错误;物体A受到斜面体的弹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拉力发生变化,所以物体A受斜面体的作用力也发生变化,C选项错误;将两个物体A、B和斜面看成一个整体,在F作用过程中,整体在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不变,故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不变,D选项正确。故选AD.
考点:物体的平衡
2.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受力分析及正交分解可得:在垂直斜面方向上,FN=Gcsθ+Fsinθ;增大推力F,则支持力一定增大;沿斜面方向上有:Fcsθ=mgsinθ+f;若推力沿斜面向上的分力大于重力的分力,则摩擦力向下,若推力增大,则摩擦力增大;若推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重力的分力,则摩擦力向上,若推力增大,则摩擦力减小;物体处于静止,合力为零:Ff和FN的合力F′与重力与F的合力等大反向,推力F增大,则重力与F的合力增大,则Ff和FN的合力F′增大;故选:A.
考点:物体的平衡及正交分解法。
3.AD
【解析】
试题分析:将F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如图:
设T1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细线的拉力2Tcsθ=F,得:,故A错误;
以P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故B正确;
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N地=2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故C正确;
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f′=F,故D错误;题目要求选错误的,故选AD.
考点:物体的平衡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以物体A和斜面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地面的支持力N,摩擦力和拉力F,根据平衡条件得:,方向水平向左,,故选项BD正确。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名师点睛】物体A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合力为零.斜面体B静止,合力也为零.以物体A和斜面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研究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本题中物体A和斜面体的加速度都是零,可以运用整体法进行研究。
5.C
【解析】
试题分析:对各图中的结点进行分析;根据带铰链轻杆的施力特点结合平衡条件即可做出判断.
解:A、对结点进行分析可知,B点受向下的绳子的拉力,BC只能提供支持力,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AB应提供拉力,故A错误;
B、B点受向下的拉力,则BC应为支持力,由平衡关系可知AB应为支持力,故B错误;
C、对B点分析可知,B受向下的拉力,AB提供向上的拉力,BC应为向右的拉力,故C正确;
D、对B点分析可知,B受向下的拉力,AB为拉力,BC应为支持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注意明确杆带有铰链,则施力方向只能是沿杆方向;然后再根据三力平衡即可明确作用力的性质.
6.BD
【解析】
试题分析:设滑轮两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子的长度为L,B点到墙壁的距离为S,根据几何知识和对称性,可得到sinα=,当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或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分析α如何变化,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拉力如何变化.
解:设滑轮两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子的长度为L,B点到墙壁的距离为S,根据几何知识和对称性,得:
sinα=…①
以滑轮为研究对象,设绳子拉力大小为F,根据平衡条件得:
2Fcsα=mg,
得F=…②
A、B、当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S和L均不变,则由②式得知,F不变.故A错误,B正确.
C、D、当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S增加,而L不变,则由①式得知,α增大,csα减小,则由②式得知,F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关键是根据几何知识分析α与绳子的长度和B点到墙壁距离的关系,也可以运用图解法,作图分析拉力的变化情况.
7.D
【解析】
试题分析:施加F前后先对P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情况讨论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把PM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墙壁与M之间的弹力和弹簧弹力的变化情况.
解:A、未施加F之前,对P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P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向下的分量,当F大于2倍的重力向下的分量时,摩擦力方向向上,且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向下的分量,则摩擦力变大,当F等于2倍的重力向下的分量时,摩擦力大小不变,当F小于重力向下的分量时,摩擦力减小,故AB错误;
C、把PM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受力平衡,则墙壁与M的支持力等于F在水平方向的分量,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弹簧弹力等于整体重力减去F竖直方向的分量,则弹力减小,形变量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解:以下面四个灯笼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竖直方向:Tcs30°=4mg
得:T==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的应用,巧妙的选取研究对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用隔离法先选最下面小球为研究对象,再选第4个、第3个、第2个小球为研究对象,较为繁琐.
9.D
【解析】
试题分析:以OA、AB整体为研究对象,因绕O点转动力矩平衡,重力的力矩使整体绕O点顺时针转动,而F2、F3也使整体顺时针转动,不满足力矩平衡故B、C错误,而F1、F4满足整体力矩平衡;再以AB杆为研究对象,绕A点转动力矩应平衡,如图:
GA
而F1不满足力矩平衡,F4满足,故A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矩平衡条件
10.B
【解析】物体AB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得:;对物体B在竖直方向平衡有:;联立解得:,选项B正确.
【考点定位】物体的平衡.
【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并对研究对象列得平衡方程.
11.(1)、(2)
【解析】
试题分析:(1)对B、C整体研究,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AB线的拉力为:,CD线的拉力为:
(2)对C球研究,如图所示:,
可得:,.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
12.7kg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几何关系根据给出的长度信息可求得两绳子的夹角;再分别对整体和B、C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别对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析,联立即可求解
解:设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BD球的质量为m,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7﹣5sinθ)2+(7+5csθ)2=52
解得:sinθ+csθ=
解得:sinθ=0.6;
则由几何关系可知,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θ;
设AB绳的拉力为T,则对整体分析可知:
2Tcs37°=Mg+2mg
设BC绳的拉力为N;则有:
N=
对B球分析可知:
Tsinθ=Ncsθ
联立解得:m=7Kg;
答:小球B、D的质量为7kg.
【点评】本题为较复杂的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几何关系,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再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13.(1)90°(2)8N(3)0.6kg.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圆环将要开始滑动,所以可以判定本题是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有:μFN-FTcsθ=0
FN-FTsinθ=0。
所以tanθ=1/μ,θ=arctan(1/μ)=arctan(4/3).
设想:过O作OA的垂线与杆交于B′点,由AO=30cm,tanθ=4/3得,
B′O的长为40cm.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三角形的边长条件得AB′=50cm,但据题设条件AB=50cm,故B′点与定滑轮的固定处B点重合,即得φ=90°
(2)如图所示,选取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有:
Gcsθ+FTsinθ-mg=0
FTcsθ-Gsinθ=0.
即FT=8N.
(3)圆环将要滑动时,得:
mGg=FTctθ,
mG=0.6kg.
考点:物体的平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7讲 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连接体模型(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连接体的受力特点,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7讲 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连接体模型(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连接体的受力特点,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模型全归纳 第07讲 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连接体模型,文件包含第7讲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连接体模型解析版docx、第7讲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连接体模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