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1年安徽省中考生物押题试卷(三)(word版 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1年安徽省中考生物押题试卷(三)(word版 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动物生活的影响”,这里需要用到的方法主要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
2.(1分)下列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的是( )
A.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1分)下列对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各种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有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蛇
C.螳螂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当环境受到污染时,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
4.(1分)池塘中的受精卵可以长成蝌蚪,这与下列哪项有关( )
A.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B.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C.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5.(1分)通过观察水稻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水稻种子含有胚和胚乳
B.水稻种子严格来说是果实
C.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D.水稻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6.(1分)下列有关生命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化论支持者认为,人类和猴子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的亲缘关系,如鸟类起源于古代的鱼类
C.人类进化的过程: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D.生物进化是生物和生存环境相互作用,一代一代发生改变的过程
7.(1分)蛔虫、血吸虫和绦虫均营寄生生活。与这种生活相适应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消化器官退化B.感觉器官退化
C.运动器官退化D.生殖器官退化
8.(1分)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其主要原因是( )
A.氧气影响植物生长B.水分影响植物生长
C.光照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影响植物生长
9.(1分)将红色番茄的花粉传给黄色番茄的雌蕊,受精后花中会发育成番茄果肉的结构以及所结果实的颜色依次是( )
A.子房壁 黄色B.珠被 红色
C.子房壁 红黄相间D.子房 黄色
10.(1分)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叙述错说的是( )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并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聚集,具有止血作用
11.(1分)植物的生命活动多种多样,这些生命活动相互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叶片的多少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
B.根吸收的水分95%以上被呼吸作用利用
C.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叶片上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
12.(1分)呼吸道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的主要原因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并能够分泌黏液
C.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支气管能够发出很多分支
13.(1分)人的正常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A.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B.22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C.44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
D.22条常染色体+X或Y性染色体
14.(1分)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经过紫外线和失重处理的太空椒
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得棉花具有抗虫性
D.通过杂交获得矮茎和高产的豌豆
15.(1分)下列有关吸烟、醉酒和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毒的人可能感染艾滋病
B.毒品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C.醉酒后动作东倒西歪,说明酒精影响小脑
D.吸烟损害人的呼吸系统
16.(1分)蜜蜂营群体生活,工蜂负责吸养蜂王和幼虫的工作。下列属于此类行为的是( )
A.蝙蝠群在山洞中居住
B.成群的雄孔雀见到雌孔雀后开屏炫耀
C.一群飞蛾扑向灯火
D.领头羊带领羊群在草原上前进
17.(1分)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酿酒的核心环节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创造缺氧环境
C.制作酸奶时,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然后密封
D.制作果醋所需要的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8.(1分)如图表示发霉馒头上长出的曲霉结构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与繁殖没有关系
B.②细胞内有叶绿体
C.③能利用馒头中的有机物
D.①②③细胞内都没有细胞核
19.(1分)下列实验中,实验试剂及用具与使用目的相符的是( )
A.AB.BC.CD.D
20.(1分)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寒冷的土卫二(星体)上可能存在开花植物这样的生物。若土卫二上真有这样的植物,按照地球上的植物分类它应该属于( )
A.种子植物B.藻类植物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题,每空1分,共20分)
21.(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甲、乙、丙三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组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能帮他们回答吗?
(三套装置中①号瓶装有萌发种子,②号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
(1)甲装置中①号瓶装有萌发种子,燃烧的蜡烛放入①号瓶,火焰立即熄灭,是因为萌发种子呼吸作用吸收了 ,②号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蜡烛能燃烧一段时间,说明呼吸作用只能在 中进行.
(2)乙装置中小试管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号瓶,说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了 气体.
(3)丙装置中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升高了的是 号瓶,说明呼吸作用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释放了 .
22.(5分)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蚌埠某中学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了安全疏散应急演练活动。随着警报信号响起,应急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参加演练的教职工迅速到达各自的位置,协助班级教师组织学生有序撤离,按疏散演习预案路线疏散。演习过程中,同学们临危不惧,迅速有序抵达安全地带。整个过程紧张有序,用时3分19秒,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 的通道,并且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 的作用。
(3)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流血了,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细胞中的 具有凝血作用。
(4)在演练过程中,同学们的各种系统在 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3.(5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也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 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结核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资料二中的埃博拉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 。
(3)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原因是抗体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4)为了更好地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以下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进行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序号)。
24.(5分)如图是植物的某种繁殖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称为 ,C、D称为 。
(2)哪些植物可以采用上图所示繁殖方式进行繁殖?试举出2~3例,如: 等。
(3)要提高嫁接的成活率,从技术原理方面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让接穗和砧木的 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4)果农广泛应用嫁接这种繁殖方法生产水果,该方法可保持 (填“父本”“母本”或“双亲”)的优良性状。
2019年安徽省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动物生活的影响”,这里需要用到的方法主要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
【分析】此题考查实验研究的方法,区分理解观察、分类、调查、实验等各种方法。
【解答】解:A、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生物不施加任何影响,在自然状态下真实观察并记录。故不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生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生物的行为反应。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了有影响的因素即实验变量是温度,故符合题意。
C、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D、模拟法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采取模拟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实验法是生物探究实验的主要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分)下列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的是( )
A.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变异。
【解答】解:“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是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太阳)做出反应(向太阳)。
A、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说明生物能够繁殖,不符合题意;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不符合题意;
C、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属于保护色,不符合题意;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1分)下列对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各种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有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蛇
C.螳螂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当环境受到污染时,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
【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A、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等;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螳螂、黄雀、蛇,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因此,图示的各种成分的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如图示中的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B错误;
C、螳螂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捕食,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该生态系统中蛇的级别最高,它的体内积存有毒物质最多。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生物富集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该知识点考试必考。
4.(1分)池塘中的受精卵可以长成蝌蚪,这与下列哪项有关( )
A.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B.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C.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分析】细胞生长是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不断生长使体积增大的过程,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使一个细胞变成两个,所以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细胞分化,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出现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解答】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六大器官构成大树;或器官组成系统,由8大系统构成青蛙。
所以生长发育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池塘中的受精卵可以长成蝌蚪,这与细胞的哪些变化有关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有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一个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
5.(1分)通过观察水稻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水稻种子含有胚和胚乳
B.水稻种子严格来说是果实
C.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D.水稻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分析】水稻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解答】解:A、水稻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A正确;
B、水稻种子有子房发育而来,所以水稻种子严格来说是果实,B正确;
C、由于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C错误。
D、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水稻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种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6.(1分)下列有关生命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化论支持者认为,人类和猴子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的亲缘关系,如鸟类起源于古代的鱼类
C.人类进化的过程: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D.生物进化是生物和生存环境相互作用,一代一代发生改变的过程
【分析】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解:A、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如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猴子不属于现代类人猿,A错误
B、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B错误
C、人类进化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C错误
D、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如南橘北枳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沙漠上植物稀少等;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如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沙棘)必须耐旱才能正常生长;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同时生物也在不断改变环境,如蚯蚓可以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当在沙漠地区植树(沙棘)大面积获得成功后沙漠可以变成绿洲。因此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叫生物圈。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理解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
7.(1分)蛔虫、血吸虫和绦虫均营寄生生活。与这种生活相适应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消化器官退化B.感觉器官退化
C.运动器官退化D.生殖器官退化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猪肉绦虫的每个妊娠节片中含有5万多个受精卵;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故选:D。
【点评】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8.(1分)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其主要原因是( )
A.氧气影响植物生长B.水分影响植物生长
C.光照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影响植物生长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桃树春天开花,菊花秋天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9.(1分)将红色番茄的花粉传给黄色番茄的雌蕊,受精后花中会发育成番茄果肉的结构以及所结果实的颜色依次是( )
A.子房壁 黄色B.珠被 红色
C.子房壁 红黄相间D.子房 黄色
【分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解答】解:从图中可知,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因此将红色番茄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的柱头上,果皮的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仍然是黄色。
故选:A。
【点评】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果皮的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果皮的颜色是学生中易错的地方,只要记住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就可正确解答本题了。
10.(1分)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叙述错说的是( )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并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聚集,具有止血作用
【分析】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解:A、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血液具有运输功能,A正确。
B、血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类和分化形成的,因此红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类和分化形成的,成熟的红细胞已经没有分裂能力,B错误;
C、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加,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C正确。
D、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可见,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细胞的功能。
11.(1分)植物的生命活动多种多样,这些生命活动相互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叶片的多少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
B.根吸收的水分95%以上被呼吸作用利用
C.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叶片上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解答】解:A、叶片的多少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A正确;
B、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B错误;
C、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C正确;
D、叶片上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B。
【点评】熟记植物的三大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1分)呼吸道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的主要原因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并能够分泌黏液
C.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支气管能够发出很多分支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全身的静脉血在肺泡毛细血管处动脉化,将氧气带到全身各个器官,解答即可。
【解答】解: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能够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变得清洁。
故选:B。
【点评】植物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3.(1分)人的正常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A.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B.22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C.44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
D.22条常染色体+X或Y性染色体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因此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即22+X或22+Y。
故选:D。
【点评】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即22条常染色体+一条性染色体(X或Y).
14.(1分)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经过紫外线和失重处理的太空椒
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得棉花具有抗虫性
D.通过杂交获得矮茎和高产的豌豆
【分析】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问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否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就能遗传,否则是不会遗传的。
【解答】解:A、橘在南方生长得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非生物因素温度不同造成的。植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经过紫外线和失重处理的太空椒,植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了改变,B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得棉花具有抗虫性,植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通过杂交获得矮茎和高产的豌豆,豌豆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发生改变,D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5.(1分)下列有关吸烟、醉酒和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毒的人可能感染艾滋病
B.毒品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C.醉酒后动作东倒西歪,说明酒精影响小脑
D.吸烟损害人的呼吸系统
【分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解答】解:A、吸毒有很多方式,如用注射器“吸毒”,即静脉注射,吸毒者往往因为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A正确;
B、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B错误
C、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C正确
D、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是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因此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烟时产生的有毒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不良健康生活方式及危害,即可解答本题。
16.(1分)蜜蜂营群体生活,工蜂负责吸养蜂王和幼虫的工作。下列属于此类行为的是( )
A.蝙蝠群在山洞中居住
B.成群的雄孔雀见到雌孔雀后开屏炫耀
C.一群飞蛾扑向灯火
D.领头羊带领羊群在草原上前进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蜂王由工蜂喂养,体现了蜜蜂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解答】解:ABC、蝠群在山洞中居住、成群的雄孔雀见到雌孔雀后开屏炫耀、一群飞蛾扑向灯火都没有体现生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
D、领头羊带领羊群在草原上前进,表明有严格的等级,有领头羊,因此具有社会行为。所以,属于动物社会行为。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社会行为的特点。
17.(1分)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酿酒的核心环节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创造缺氧环境
C.制作酸奶时,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然后密封
D.制作果醋所需要的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析】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我们把此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解答即可。
【解答】解:A、各种酒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正确;
B、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正确;
C、自制酸奶过程中,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加入适量酸奶并密封,错误。
D、制作果醋所需要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食品保存的方法。
18.(1分)如图表示发霉馒头上长出的曲霉结构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与繁殖没有关系
B.②细胞内有叶绿体
C.③能利用馒头中的有机物
D.①②③细胞内都没有细胞核
【分析】图示曲霉属于多细胞真菌,其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放射状的结构,其上生有孢子。
【解答】解:A、图示中①是孢子,属于生殖细胞,A错误;
B、②是直立菌丝,直立菌丝细胞不含有叶绿体,B错误;
C、③营养菌丝生长在馒头的内部,能从吸收馒头中的有机物,C正确;
D、①②③细胞,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点评】熟记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真菌在现实中的应用。可结合真菌的形态和结构图来理解记忆。
19.(1分)下列实验中,实验试剂及用具与使用目的相符的是( )
A.AB.BC.CD.D
【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
【解答】解:A、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因此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把小烧杯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变成黄白色,A正确。
B、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B错误。
C、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被观察的物体,观察种子的结构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内部结构,C错误;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淀粉遇碘变蓝,所以能用碘液检测淀粉,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步骤及目的。
20.(1分)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寒冷的土卫二(星体)上可能存在开花植物这样的生物。若土卫二上真有这样的植物,按照地球上的植物分类它应该属于( )
A.种子植物B.藻类植物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
【分析】根据能否产生种子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解答】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能开花,依靠孢子繁殖;种子植物能开花,产生种子。
故选:A。
【点评】掌握植物的分类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题,每空1分,共20分)
21.(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甲、乙、丙三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组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能帮他们回答吗?
(三套装置中①号瓶装有萌发种子,②号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
(1)甲装置中①号瓶装有萌发种子,燃烧的蜡烛放入①号瓶,火焰立即熄灭,是因为萌发种子呼吸作用吸收了 氧气 ,②号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蜡烛能燃烧一段时间,说明呼吸作用只能在 活细胞 中进行.
(2)乙装置中小试管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① 号瓶,说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了 二氧化碳 气体.
(3)丙装置中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升高了的是 ① 号瓶,说明呼吸作用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释放了 能量 .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答】解:(1)图中①瓶装有萌发的种子,②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这样①②两瓶形成对照实验.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已没有生命力,不再进行呼吸作用,瓶内的氧气不会减少;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①瓶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因为该瓶内氧气被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了;而放在装有②瓶煮熟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不会熄灭,因为该瓶子内的氧气没有减少;因此实验证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②号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蜡烛能燃烧一段时间,原因是煮熟的种子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说明呼吸作用只能在活细胞中进行.
(2)图中①瓶装有萌发的种子,②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这样①②两瓶形成对照实验.①瓶装有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分解有机物放出了二氧化碳.
(3)图丙中,①、②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一段时间后,由于①瓶中的种子在呼吸时,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外,还释放大量的热量,因此①瓶中温度明显高于②瓶.
故答案为:(1)氧气 活细胞
(2)①;二氧化碳
(3)①;能量
【点评】解答时要认真分析图示,理解图示的设计意图,然后逐题作答
22.(5分)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蚌埠某中学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了安全疏散应急演练活动。随着警报信号响起,应急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参加演练的教职工迅速到达各自的位置,协助班级教师组织学生有序撤离,按疏散演习预案路线疏散。演习过程中,同学们临危不惧,迅速有序抵达安全地带。整个过程紧张有序,用时3分19秒,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 复杂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 肺 的通道,并且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 清洁、湿润、温暖 的作用。
(3)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流血了,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细胞中的 血小板 具有凝血作用。
(4)在演练过程中,同学们的各种系统在 神经 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析】(1)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
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解:(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在此反射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在此反射过程中,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耳蜗内,耳蜗内有对声音敏感的细胞,又叫声音感受器。
(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能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温暖的作用。
(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其中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因此,小明的手擦伤并流血,但很快就止住了。
(4)、在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各种系统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故答案为:(1)复杂
(2)肺;清洁、湿润、温暖
(3)血小板
(4)神经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反射的类型和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等。
23.(5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也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 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结核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资料二中的埃博拉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 病原体 。
(3)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原因是抗体 只针对某一特定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4)为了更好地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以下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进行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①④ (填序号)。
【分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从传染病起因角度分析,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
(3)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即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即疫苗还具有抗原性,因此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
(4)从预防传染病的三条途径看,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属于控制传染源;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故答案为:(1)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
(2)病原体
(3)只针对某一特定
(4)①④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24.(5分)如图是植物的某种繁殖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称为 砧木 ,C、D称为 接穗 。
(2)哪些植物可以采用上图所示繁殖方式进行繁殖?试举出2~3例,如: 桃、梨、杏、苹果 等。
(3)要提高嫁接的成活率,从技术原理方面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让接穗和砧木的 形成层 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4)果农广泛应用嫁接这种繁殖方法生产水果,该方法可保持 母本 (填“父本”“母本”或“双亲”)的优良性状。
【分析】如图是嫁接的图示: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母本的性状。据此解答。
【解答】解:(1)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其中甲是芽做接穗,是芽接;乙用枝条做接穗,是枝接。接上去的D枝或C芽是接穗,被接的植物体A、B叫砧木。
(2)苹果、梨、桃、杏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3)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4)嫁接没有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而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异,能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遗传。嫁接既能保持接穗(母本)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
故答案为:
(1)砧木;接穗;
(2)桃、梨、杏、苹果;
(3)形成层;
(4)母本;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嫁接的内容,注意嫁接的注意事项、优点,并能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4/24 9:26:57;用户:望龙高中;邮箱:hnwlgz@xyh.cm;学号:38861954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及用具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B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湿棉絮
保持小鱼的正常体温
C
观察种子的结构
放大镜
观察种子的细胞结构
D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生理盐水
验证淀粉是否被水解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及用具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B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湿棉絮
保持小鱼的正常体温
C
观察种子的结构
放大镜
观察种子的细胞结构
D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生理盐水
验证淀粉是否被水解
相关试卷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2021年安徽省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八):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2021年安徽省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八),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安徽省中考生物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生物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河南省中考生物押题预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中考生物押题预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