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4 线段的和与差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2.4 线段的和与差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条线段的和与差,并作出两条线段的和与差.
2.理解线段的中心,会用数量关系表示中点及进行相应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的数形结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动手实践活动,增强学习数学重在应用的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发展乐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作图,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难点:线段中点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
我们知道数(如有理数)可以相加减,那么作为几何图形的线段是否可以相加减呢?
二、一起探究
1.画线段AB=1 cm,延长AB到C,使BC=1.5 cm,你认为线段AC和AB,BC有怎样的关系?
作图如下:
可知:AB+BC=1 cm+1.5 cm=2.5 cm=AC,所以线段是可以相加的.
2.画线段MN=3 cm,在MN上截取线段MP=2 cm,你认为线段PN和MN,MP有怎样的关系?
作图如下:
可知:MN-MP=3 cm-2 cm=1 cm=PN,所以线段是可以相减的.
经过作图、计算、讨论、得出结论:线段是可以进行加减的.
练习:
看图用线段填空.
(1)AB+BC=________;
(2)DA=DC+________;
(3)CD=AD-________;
(4)BD=CD+________=AD-________.
引申出“和”与“差”的概念.
思考:如何表示线段的“和”与“差”?
如图,已知两条线段a和b,且a>b.在直线l上画线段AB=a,BC=b,则线段AC就是线段a与b的和,即AC=a+b.
如图,在直线l上画线段AB=a,在AB上画线段AD=b,则线段DB就是线段a与b的差,即DB=a-b.
三、做一做
【例1】 如图,已知线段a,b.
画出线段AB,使AB=a+2b.
画法:
(1)画射线AO;
(2)在射线AO上顺次截取AP=a,PQ=b,QB=b.
则线段AB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如图所示,线段AB=a+2b.
【例2】 画出线段MN,使MN=3a-b.
画法:
(1)画射线PO,
(2)在射线PO上顺次截取PP1=a,P1P2=a,P2N=a,
(3)在射线PO上截取PM=b,
则线段MN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如图所示,线段MN=3a-b.
练一练
1.已知线段a,b(a<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3b.如图.
2.教材第74页练习第2题.
作图略,结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合作探究
1.已知线段a,和直线l.
(1)在直线l上依次画出线段AB=a,BC=a,CD=a,DE=a.
(2)根据上述画法填空:AC=________AB,AD=________AB,AE=________AB,AB=________,AB=________,AB=________.
如图所示.
引出中点的概念.
2.如图,已知线段AB,你能否在线段AB上找到一点M,使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那么点M就叫做线段AB的中点.
表达方式:
1.教材第73页练习第1题.
(答案:DB=AC,DB=AD.)
2.如图,已知AD=4 cm,BD=2 cm,C为AB的中点,求线段BC的长.
解:AB=AD+BD=4+2=6(cm),因为C为AB的中点,所以BC=AB=×6=3(cm).
五、课堂小结
通过作图得知线段是可以加减的;
了解线段加减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了解线段中点的含义及表达方式.
六、布置作业
作业:教材第74页A组第1、2、3题,B组第1、2题.
2.4 线段的和与差
一、创设情境 三、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二、一起探究 四、合作探究 六、布置作业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4 线段的和与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4 线段的和与差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 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4 线段的和与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4 线段的和与差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作好铺垫,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尝试探讨,学习新知,反馈小结,学习训练与学习评价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4 线段的和与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4 线段的和与差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自学、课中交流,自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