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地震防护安全教育: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学课件
展开[动物]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综合分析辨真假,群测群防很重要。
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 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 建筑物的晃动等。
地光 明亮 而恐 怖。
地声 强烈 而怪 异。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 颠动及水平晃动。
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
突然出现 的灾变, 使人们产 生巨大的 恐惧。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 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
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 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 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 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 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 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 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 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 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 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 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 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 能性是很大的。
据了解,发生同等破坏性地震时,中国的 人员伤亡约是日本的10倍,其中一个重要 原因是民众对地震反应过度恐慌,导致不 必要的伤害。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 脑,镇静的态度。只有镇静,才能冷静判 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 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 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 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大震跑不了,小震不必跑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只有几秒到十几 秒时间,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 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震波的间歇是最佳的逃 生时机。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 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 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 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 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 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a、就近躲在结实物体旁边。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跨度最小的房间里 如厕所、厨房等。也可躲避在桌、柜等家具下面 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 身体、且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物体旁。当有物体 砸下来的时候,低姿势躲在结实的物体旁,物体 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 空间减少对人的直接伤害。b、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降低身体 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C、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用被褥、 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 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 砸伤的可能性最大。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 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 成伤亡。除在低层人员外,不要跳窗跳楼。伏而待定,伺机而逃才是上上策!!
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多为十几秒,震波的 间歇是最佳的逃生时机。余震对人的威胁 会更大。第一次地震后,各种建筑物也许 被震损或局部震塌,而余震之后通常是大 规模的倒塌。在“先避”的过程中,选择“靠外不靠里” 的地点躲避,能为震波过去之后的逃生带 来便利。迅速有序地利用楼梯逃生,切忌跳楼。外逃过程要迅速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及悬挂 物等,如高楼、路灯、广告牌、高压线等。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 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 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 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 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 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 构成的空间。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 师指挥下迅速抱头、 闭眼、躲在各自的课 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 原地不动蹲下,双手 保护头部,注意避开 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 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 外上课。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 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 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 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 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 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 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 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 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 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 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 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 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 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陡崖,以 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
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 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 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 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震后设法转移。
用湿毛巾后住口、鼻, 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
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 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 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 跑,要昼绕到上风方向 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 库等。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 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已所处的环境,稳 定下来,设法脱险。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 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搬动 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 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 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 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 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 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 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指挥部发出通令;迅速恢复与外界的通信联系;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迅 速排除险情;恢复医院功能或建立新的医疗救护点;迅速有效地组织抢救被埋人员;加强社会治安。
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 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 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 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 援。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 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难题,美国、日 本都无法做到,现在只能是测报,等地震 发生后才能知道并测出地震位置。目前最 先进的技术也就是在地震发生10分钟之内 告诉人们准确的震中位置。所以,现在美 国、日本等国已经把精力重点放在抗震上 了。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注意 饮食 和个 人卫 生。
搭建 和居 住防 震棚 要注 意防 火。
积极 投入 恢复 重建 工作。
小学主题班会《地震防护安全教育:防地震安全知识》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主题班会《地震防护安全教育:防地震安全知识》教学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防震安全知识培训,防地震安全知识,避震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主题班会《地震防护安全教育:地震知识》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主题班会《地震防护安全教育:地震知识》教学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震知识,活动一,唐山大地震,地震的危害有,寻找安全的地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主题班会《地震防护安全教育:地震安全知识》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主题班会《地震防护安全教育:地震安全知识》教学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震安全知识,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地震分布,地震前兆,如何防震,汶川回忆录,英雄已经远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