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制取氢气 B.可燃冰作能源
C.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 D.石墨烯制电阻新能源汽车摸触屏电极
2.生产生活中的以下想法或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A.杜绝焚烧,综合利用秸秆,降低大气中PM2.5含量
B.水壶中的水垢,用食盐水浸泡除去
C.锈蚀的钢铁不值得回收利用
D.将废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3.下列古诗文蕴含的科学原理中,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暗香浮动月黄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吹尽狂沙始到金—金原子化学性质稳定
C.曾青得铁化为铜—铜离子得电子变为铜原子 D.蜡炬成灰泪始干—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4.制作肉粽子的配料有:糯米、瘦肉、食用盐、植物油,端午食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过量食用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粽子中的糯米能提供能量 B.胃酸过多可以用氢氧化铝中和
C.食用盐中钠、氯属于微量元素 D.粽子中的瘦肉补充蛋白质
5.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常作为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下列有关焦亚硫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2S2O5是氧化物 B.Na2S2O5中硫元素为+4价
C.Na2S2O5含有一种金属 D.Na2S2O5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2:5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细口瓶存放固体 B.给液体加热
C.测定溶液pH值 D.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7.镧是稀土金属中的一员,可制合金、催化剂和昂贵的照相机镜头等;镧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2,如图为镧元素的残留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镧元素符号LA
B.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9g
C.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2
D.镧原子序数为57
8.5mL5%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橙红色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发现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绿色(Cr3+)后又迅速变为淡橙红色,伸入带火星木条,木条复燃,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若重铬酸钾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则为催化剂
B.催化剂不能参与化学反应
C.产生气泡变快可能是重铬酸钾和H2O2 反应造成的
D.可能是反应生成了水稀释重铬酸钾,导致其溶液颜色变淡
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
C.甲、丁中氢元素质量相等 D.该反应中丙、丁质量比为14:3
10.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Na2CO3溶液呈碱性 | Na2CO3属于碱 |
B | 浓H2SO4具有脱水性 | 浓H2SO4作干燥剂 |
C | 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 二氧化碳不能给镁带灭火 |
D | 洗涤剂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 |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A.A B.B C.C D.D
11.以下是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 20 | 30 | 40 | 60 |
KNO3溶解度/g | 31.6 | 45.8 | 63.9 | 110 |
A.KNO3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将30℃时质量分数为30%的KNO3溶液降温至20℃有KNO3晶体析出
C.40℃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
D.60℃时,KNO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比40℃时溶液中的溶质多
12.化学小组用下图进行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装置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可燃物着火点
B.若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则必须增加白磷放在热水中的实验作对比
C.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白磷、红磷必须都足量
D.若W形玻璃管容积为200mL,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剩余60mL水
二、科普阅读题
13.我省两淮多煤矿,煤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制取医药、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煤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同时,煤也可以作燃料,但煤燃烧产生多种气体污染物,如:CO、SO2等。化学上利用碳酸钙、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等作为吸收剂可以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下面是利用数字化实验,来测定燃煤烟气中SO2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2)SO2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3)由图可见,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填名称)_______;
(4)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下列措施能使脱硫效率提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混合均匀
b 将碱石灰的用量适当增加
c 将时间300秒变为500秒
(5)利用碱石灰吸收1.28gSO2,碱石灰中的NaOH与SO2反应转化为Na2SO3、CaO与SO2反应转化为CaSO3,则理论上反应消耗碱石灰的质量(m)范围是_______。
三、实验题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__(填“b”、“c”),检查该组合装置气密性_______;
(2)从装置A~D中选择:加热氯酸钾并制取较纯净制取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若用E装置排水收集H2,请将图E补画完整________。
四、流程题
15.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拟用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和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下图为主要流程:(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操作a”其名称是_____;写出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
(2)“溶液A”含有三种溶质,除了硫酸镁外,另外两种溶质加入H2O2溶液后, 一同被转化为Fe2(SO4)3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流程采用“加MgO调节pH”,目的是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NaOH代替MgO,理由是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6.为研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打磨干净的铝片和铜片中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芳将打磨干净的铝片放入浓氯化铜溶液中,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且在一段时间内气泡越来越快,经点燃能发出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
(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时还有“白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出现的白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文献)①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②CuCl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浓盐酸且溶液变褐色;溶于浓氨水且溶液变蓝色。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CuCl2;
假设b: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
(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白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 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加入适量浓盐酸 | _____ |
2 |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 固体部分溶解 |
3 | 加入适量_______ | 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不成立,再结合实验②和③可得出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
(反思评价)为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CuCl2的条件,小组同学查阅相关
资料发现: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分两步:
请对生成CuCl的条件提出猜想_______;
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写出实验方案、可能现象)_______
六、计算题
17.鱼类长途运输的增氧剂的主要成分为CaO2,它与水缓慢反应生成O2,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 +O2↑,某增氧剂8g加入足量的水, 产生氧气1.12L,(此条件下氧气密度为1.43g/L)
(1)此条件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2)求出增氧剂中CaO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Na2O2也能与水反应,Na2O2不能作为鱼虾运输的供氧剂,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甲醇低温制取氢气,有新物质氢气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B、可燃冰作能源,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C、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D、石墨烯制电阻新能源汽车摸触屏电极,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A
【分析】
本题考查环保问题。
【详解】
A、杜绝焚烧,综合利用秸秆可以降低大气中PM2.5含量,故A符合题意;
B、水垢中的成分是碳酸钙,不能和氯化钠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锈蚀的钢铁属于可回收利用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废电池填埋会使废电池的有毒物质进入土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在学习积累生活常识。
3.D
【详解】
A、暗香浮动月黄昏,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
B、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原子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程中铜离子得电子变为铜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C
【详解】
A、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胃酸过多可用氢氧化铝中和,故选项正确;
C、 食用盐中钠、氯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故选项错误;
D. 瘦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C。
5.B
【详解】
A、氧化物是二元化合物,焦亚硫酸钠中含有钠、硫、氧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
B、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正确;
C、焦亚硫酸钠含有金属元素,但不含一种金属,错误;
D、焦亚硫酸钠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2×23):(5×16)=23:40,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A、细口瓶存放液体,A错误。
B、给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三分之一,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正确。
C、不能将试纸放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C错误。
D、胶头滴管吸取液体,不能在液体中赶气泡,会污染待测液,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A、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因此元素符号为La,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错误;
C、镧原子核内质子数的=原子序数=5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7,错误;
D、由图可知镧原子序数为57,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重铬酸钾能够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且重铬酸钾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因此重铬酸钾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B、由题干可知重铬酸钾参与了反应,只不过反应后期又再次生成了重铬酸钾,错误;
C、由题意可知加入重铬酸钾的过氧化氢,产生了Cr3+,同时伴随着大量气泡产生,因此产生气泡变快可能是重铬酸钾和H2O2 反应造成的,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可能是水稀释重铬酸钾,导致其溶液颜色变淡,正确;
故选B。
9.D
【详解】
由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A、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C、甲、丁中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6=2:3,甲、丁中氢元素质量不相等,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中丙、丁质量比为28:6=14:3,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Na2CO3溶液虽然呈碱性,但Na2CO3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浓H2SO4作干燥剂是吸水性,而不脱水性,故选项错误;
C、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镁带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选项正确;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而不是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A、KNO3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但是能够再溶解其他物质,错误;
B、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因此将30℃时质量分数为30%的KNO3溶液降温至20℃有KNO3晶体析出,正确;
C、40℃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g,错误;
D、未强调饱和溶液和溶液质量,无法比较,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
A、此装置中白磷、红磷在同一温度、同样与氧气接触条件,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可燃物着火点,正确;
B、若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需要改变白磷与氧气的接触条件,因此必须增加白磷放在热水中的实验作对比,正确;
C、为了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白磷需要足量,但是红磷在该条件不能燃烧,因此红磷量多少对实验不产生影响,错误;
D、若W形玻璃管容积为200mL其中含有氧气200mL×1/5=40mL,因此会有40mL的水从量筒进入W形玻璃管,因此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剩余60mL水,正确;
故选C。
13.合成纤维 酸雨 碱石灰 ab 1.12g<m<1.6g
【详解】
(1)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因此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合成纤维;
(2)S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形成酸雨;
(3)由图示可知:用碱石灰吸硫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1.4ppm,用石灰石吸硫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4.2ppm,用碱石灰脱硫效果更好;
(4) a、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混合均匀,可使煤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能被碱石灰充分吸收,可提高脱硫效率,故正确;
b、将碱石灰的用量适当增加,可提高二氧化硫的吸收率,故正确;
c、将时间300s变为500s,不能提高二氧·化硫的吸收率,不能明显提高脱硫效率,故错误;
故选ab。
(5)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利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时,碱石灰中的NaOH、CaO与SO2反应转化为Na2SO3和CaSO3,则理论上反应消耗碱石灰的质量(m)范围在分别用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吸收量之间。
设碱石灰吸收1.28gSO2时,分别消耗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y。
x=1.12g
y=1.6g
碱石灰吸收1.28g SO2时,则理论上反应消耗碱石灰的质量(m)范围是1.12g<m<1.6g
14.c 关闭弹簧夹,由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形成稳定的液柱差,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AD
【详解】
(1)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择有带孔塑料片的c试管,从而可以通过止水夹的开闭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c;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弹簧夹,由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形成稳定的液柱差,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从装置A~D中选择: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选D,应选用图中的A、D;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装置E排水收集H2,根据氢气的密度比水的小,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水从长管排出为
15.过滤 玻璃棒 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 不可以 使用氢氧化钠会引入杂质硫酸钠(或引入新杂质)
【详解】
(1)实验室进行“操作a”其名称是过滤,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溶液A中有硫酸、硫酸亚铁加入H2O2溶液反应生成Fe2(SO4)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
(3))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若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沉淀,则会在制得的硫酸镁溶液中引入难以除去的杂质硫酸钠。
故答案为:①过滤;②玻璃棒;③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④不可以;⑤使用氢氧化钠会引入杂质硫酸钠(或引入新杂质)。
16. 氢气(或“H2”) 无气泡产生, 固体溶解,得到褐色溶液 浓氨水 CuCl和AlCl3 与铝片质量有关 取2份浓氯化铜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打磨干净的铝条,一份质量较小,一份足量,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足量水(或乙醇)质量较小的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较多白色沉淀,而另一份最终没有白色沉淀
【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和酸的反应。
【详解】
(1)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2)将铝片放入浓的氯化铜溶液中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所以该气体应为氢气;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1:根据题意,证明该固体不是金属铝,而是氯化亚铜,氯化亚铜可以溶于浓盐酸且溶液变为褐色,因此加酸没有气泡,固体溶解,得到褐色溶液;
实验编号3:加入浓氨水,得到蓝色溶液,证明该固体是氯化亚铜;
得出结论:结合实验②和③,固体部分溶解,而氯化亚铜不溶于乙醇,说明是别的物质溶于乙醇,说明有氯化铝,综上可知,白色沉淀为:CuCl和AlCl3;
反思评价:根据题意可知,铝的质量和产物有关,因此可以分别取2份浓氯化铜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打磨干净的铝条,一份质量较小,一份足量,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足量水(或乙醇)质量较小的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较多白色沉淀,而另一份最终没有白色沉淀,就可以证明生成CuCl与铝片质量有关。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题中所给的提示信息,进行仔细分析即可。
17.(1)1.6;
(2)设增氧剂中CaO2的质量为x。
有
x=7.2g
增氧剂中CaO2的质量分数=;
(3)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速率快)
【详解】
(1)此条件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12L×1.43g/L≈1.6g。
(2)见答案;
(3)Na2O2不能作为鱼虾运输的供氧剂原因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速率快,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5页。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95g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