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展开1.除去海水提溴得到的液溴中溶有的少量氯气,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
B. 通入溴蒸气
C. 加氢氧化钠溶液
D. 加入适量的溴化钠溶液
2.下列有关燃煤发电的一系列能量转换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B. 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 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
D. 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能
3.已知C(石墨)===C(金刚石),在该反应进程中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放出能量
B.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4.下列关于烷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烷烃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含有碳、氢元素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C. 烷烃一定是饱和烃,饱和烃不一定是烷烃
D. 碳原子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烃一定是烷烃
5.化学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含有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B. 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不能排放到河中,也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的灌溉
C. 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D.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碱性:LiOH>NaOH>KOH>RbOH
B. 金属性:Rb>K>Na>Li
C. 铷比钾活泼,铷能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D. 铷不易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7.以下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碱金属的原子半径比较为Li<Na<K<Rb<Cs
B. 碱金属单质的密度比较为Li<Na<K<Rb<Cs
C.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比较为Li>Na>K>Rb>Cs
D. 碱金属单质还原性比较为Li<Na<K<Rb<Cs
8.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2 ml·L-1·min-1
B.v(N2)=0.2 ml·L-1·min-1
C.v(N2)=0.02 ml·L-1·s-1
D.v(H2)=0.04 ml·L-1·s-1
9.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B. 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横行,每一横行为一周期
C. 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
D. 第ⅠA族(氢除外)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10.已知X、Y、Z均为主族元素,分析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与Y位于同一主族,且X在Y的上一周期
B. X与Z位于同一主族,且X在Z的上一周期
C. X与Z位于同一周期,且X的原子序数小于Z的原子序数
D. X与Z位于同一主族,且X的原子序数小于Z的原子序数
11.A、B两种元素为某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x+2 ②x+8 ③x+18 ④x+32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从海水中提取镁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制石灰乳:CaO+H2O===Ca(OH)2
B. 制Mg(OH)2:MgCl2+Ca(OH)2===Mg(OH)2↓+CaCl2
C. 制MgCl2:Mg(OH)2+2HCl===MgCl2+2H2O
D. 制Mg,在MgCl2溶液中加Na:MgCl2+2Na===2NaCl+Mg
13.化学反应A+B―→C(放出能量)分两步进行:①A+B―→X(吸收能量),②X―→C(放出能量)。下列示意图中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4.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与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 标准状况下,11.2 L16O2和11.2 L18O2均含NA个氧原子
15.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 便于分馏
C. 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 提高汽油的质量
二、双选题(
16.(双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地球上不缺水,人类可以随意使用水资源,不必节约
B.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C. 海水淡化的各种方法中,蒸馏法的成本比较低
D. 生活污水排向湖泊、水库或海域会导致水华、赤潮等现象
17.沼气是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甲烷
B. 只有纯净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燃烧
C. 甲烷能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
D. 甲烷在足量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向平衡体系CO(g)+H2O(g)CO2(g)+H2(g)中加入18O和2H组成的H2O(g),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含18O的物质只有一种
B. 含2H的物质有两种
C. 含18O和2H的物质各有两种
D. 既含18O又含2H的物质只有一种
19.(双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重金属对人体有害,所以对废旧重金属材料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填埋
B. 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
C. 活泼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制得
D. 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或活泼金属等
三、填空题
20.能源紧缺、替代能源、绿色能源是当今社会能源面临的新问题。将玉米经深加工提炼出酒精,再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乙醇汽油,在我国正得到广泛的应用。乙醇汽油正逐步成为新的替代能源。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提炼酒精的过程如下:
(1)玉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上述流程得到的发酵液中含有大量水和其他有机杂质,酒精的质量分数约为6%~10%,欲将酒精和水分离,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从下列选择:①过滤 ②蒸馏 ③蒸发 ④升华)。
(4)根据我国国情,说明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优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观察到铜丝表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车用燃料,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离乙酸乙酯(含乙酸、乙醇和水)粗产品的操作步骤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括号内的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方括号内的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3)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
23.为了清理路面积雪,人们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l XY2含有54 ml 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3)W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单质在W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加热时生成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4.计算下列化学反应的速率:
(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l·L-1·min-1,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l·L-1·min-1。
(2) 一定温度下,将1 ml N2O4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 ml ,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 =________ ml·L-1·s-1。
(3)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l N2和3 m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s后测得N2为1.9 m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四、实验题
25.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
①实验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ml·L-1溴化钠溶液、0.1 ml·L-1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②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26.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12O6(葡萄糖)+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
2C6H12O7(葡萄糖酸)+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实验流程如下:
C6H12O6(aq)悬浊液(C6H11O7)2C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最适合的是________。
(2)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氧化也可用其它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氧气/葡萄糖氧化酶
D.银氨溶液
(3)第②步充分反应后碳酸钙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步实验中不用氯化钙替代碳酸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步需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
27.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能发生铝热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铝热反应时,内层纸漏斗底部剪一小孔用水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
28.A、B、C、D四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依次递增。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1)请写出这四种元素元素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 A与C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呈______性。
(3) B与D形成的化合物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9.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aml气体A和bm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鸠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l,有am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内,vA=________,vB=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中,x=________,y=________,p=________,q=________。
(3)反应平衡时,D为2aml,则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0.铝热反应不仅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请配平下列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钒和钴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哪些物质是还原剂、哪些物质是氧化剂,并计算生成1 ml各种金属分别需要纯铝的质量。
V2O5+Al——Al2O3+V
C3O4+Al——Al2O3+C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氯气和单质溴都能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引入新杂质;氯气和液溴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氯气能与溴化钠溶液生成单质溴。
2.【答案】A
【解析】燃煤发电原理:
。
3.【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金刚石具有的能量高于石墨,石墨比金刚石稳定;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答案】D
【解析】烷烃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烃不一定烷烃(如不饱和烃或环烃等);烷烃一定是饱和烃,饱和烃不一定是烷烃(如环烷烃等);碳原子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烃不一定是烷烃(如环烷烃等)。
5.【答案】A
【解析】砷是非金属,A不正确;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容易形成赤潮或水华,所以不能排放到河中,也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的灌溉,B正确;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D正确。
6.【答案】B
【解析】锂、钠、钾、铷四种碱金属,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其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强,铷与水反应最为剧烈,会发生爆炸;钾、铷都极易与水反应,铷不能从氯化钾溶液中将钾置换出来。
7.【答案】B
【解析】碱金属从锂到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密度逐渐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小),熔点逐渐降低。
8.【答案】C
【解析】根据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将它们都转化为用N2表示的速率,比较数值大小即可,注意单位统一。
9.【答案】C
【解析】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A族、1个0族)。
10.【答案】D
【解析】X、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二者不是同主族元素,A项错误;X、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a,二者处于同一主族,且Z的原子半径较大,故Z的原子序数较大,但二者不一定处于相邻周期,B、C项错误,D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同一族相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可能为2(如1号氢元素与3号锂元素),也可能为8(如19号钾元素与11号钠元素),还可能为18(如19号钾元素与37号铷元素)或32(如55号铯元素与87号钫元素)。
12.【答案】D
【解析】A项,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解度小可以形成悬浊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正确;
B项,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氢氧化镁沉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正确;
C项,用氢氧化镁和盐酸可以制取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正确;
D项,在MgCl2溶液中加Na,钠是活泼金属水溶液中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得不到金属镁,金属镁一般用电解氯化镁得到,错误。
13.【答案】D
【解析】第①反应吸收能量,则A和B的总能量小于X的能量;第②步反应放出能量,则X的能量大于C的能量;总反应为放出能量,则A和B的总能量大于C的能量。
14.【答案】D
【解析】16O与18O互为同位素,A项错误;16O与18O是氧元素的不同核素,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B项错误;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是原子核发生变化,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16O2和11.2 L18O2的物质的量均为0.5 ml,均含NA个氧原子,D项正确。
15.【答案】A
【解析】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化燃料的产量和质量,其中以产量为主要目的。
16.【答案】BD
【解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才是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其资源量很少,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蒸馏法因其高耗能而成本高。
17.【答案】AD
【解析】甲烷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中甲烷的体积分数只要在爆炸极限之外,甲烷就能安静燃烧;甲烷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是光照,甲烷与氯水不反应;在氧气足量时,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答案】BD
【解析】依据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仍然继续进行可得到,含2H的物质有H2O(g)和H2(g),含18O的物质有CO(g)、H2O(g) 和CO2(g),既含18O又含2H的物质只有H2O(g)。
19.【答案】AC
【解析】对废旧重金属材料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A项错误;活泼金属的冶炼是通过电解其熔融状态的盐制得,故C项错误。
20.【答案】(1) (C6H12O6)n
(2)C6H12O62C2H5OH+2CO2↑
(3)②
(4)缓解石油供求矛盾;刺激农业生产;有效降低汽车有害尾气的排放
【解析】玉米中含有淀粉,淀粉能水解生成二糖(麦芽糖),进一步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燃料。乙醇和水两种液体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其混合物常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21.【答案】(1)羟基(﹣OH) (2由黑色变为红色
(3)乙醇燃烧的热值高,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汽油的使用量
【解析】(1)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分子中的官能团是羟基(﹣OH)。
(2)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铜丝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醇反应铜丝表面由黑色变为红色。
(3)乙醇燃烧的热值高,乙醇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能源,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油的使用量,节约化石燃料。
22.【答案】(1)饱和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2)萃取分液 蒸馏 蒸馏
(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
【解析】 分析解题的基点:液体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择。
乙酸、乙醇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不溶解,应先萃取分液得到乙酸乙酯;然后将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加热蒸馏,得到乙醇;最后在留下的残液(乙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蒸馏得到乙酸。
23.【答案】(1)CaCl2 离子键 [C]-Ca2+[C]-
(2) ··C·· 极性共价键
(3)Na2O 离子键 Na2O2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解析】(1)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l XY2中含54 ml电子,则每ml X、Y的离子含18 ml e-,可推出其化学式应为CaCl2,即X为Ca,Y为Cl。(2)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其为He或C或S或Kr,又因D与Y相邻,则D为S,He、Kr与D不能形成分子,则E为C,C与S形成的分子为CS2。(3)W是与硫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则W是氧;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Na。Na在O2中反应不加热时生成Na2O,加热时生成Na2O2,Na2O2中Na+与O间形成离子键,O内部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24.【答案】(1)0.6 (2)0.1 (3)0.05 ml·L-1·s-1
【解析】(1)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B)=3v(A)=3×0.2 ml·L-1·min-1=0.6 ml·L-1·min-1。
(2)根据反应N2O42NO2可知,3 s内消耗0.3
ml N2O4,则v(N2O4)==0.1 ml·L-1·s-1。
(3)3 s内消耗的N2的物质的量为2 ml-1.9 ml=0.1 m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3 s内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为0.3 m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H2)=0.05 ml·L-1·s-1。
25.【答案】(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试管 胶头滴管 培养皿(烧杯)
(3)
(4)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解析】①氯水与溴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单质溴溶于四氯化碳层(下层),为棕红色(选D)。②钠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现象是迅速产生气体,钠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选A)。③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单质碘溶于四氯化碳层(下层),为紫红色(选B)。④钾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其现象是迅速产生气体,钾浮于水面,熔成小球,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选C)。实验①③说明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氯>溴>碘;实验②④说明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活泼性:钾>钠; 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且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26.【答案】(1)B
(2)C
(3)除去过量的溴水和将葡萄糖酸转化为葡萄糖酸钙
(4)氯化钙不易将葡萄糖酸转化葡萄糖酸钙,也不能除去过量酸性杂质
(5)防止温度降低时,葡萄酸钙析出而损失
(6)溶解溴化钙,除去溴化钙杂质
(7)C
【解析】(1)反应需在55 ℃的恒定温度下进行,故需要用水浴加热,同时还要不断地滴加溴水,选项B正确。
(2)因高锰酸钾能氧化葡萄糖中的羟基,故B不正确;选项A、D中试剂价格较高,最佳试剂是氧气/葡萄糖氧化酶。
(3)除去过量的溴水和将葡萄糖酸转化为葡萄糖酸钙。
(4)碳酸钙能与葡萄糖酸、溴化氢反应,而氯化钙(属于强酸盐)不能与葡萄糖酸反应,不能用氯化钙代替碳酸钙,另外碳酸钙过量时可确定葡萄糖酸、溴化氢能完全转化为钙盐。
(5)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没有反应完的碳酸钙,由表中数据知,葡萄糖酸钙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热水的溶解度,故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葡萄糖酸钙部分结晶析出。
(6)步骤③得到的滤液中含有葡萄糖酸钙、溴化钙,由于前者微溶于乙醇而后者易溶于乙醇,故加入乙醇后可降低葡萄糖酸钙的溶解度,促使其结晶析出。
(7)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残留的溴化钙,最后还要除去乙醇,应选用D项。
27.【答案】(1)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2)使熔融物易于落下且防止纸漏斗着火
(3)Fe2O3+2Al2Fe+Al2O3
【解析】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28.【答案】(1)氢 碳 氮 氧 (2) NH3 碱 (3) CO2+H2O ===H2CO3
【解析】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A是氢元素;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是氧元素;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为碳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且在第二周期,为氮元素。
29.【答案】(1)ml·L-1·min-1 ml·L-1·min-1 (2)2 3 1 6 (3)×100%
【解析】(1)vA===ml·L-1·min-1
vB===ml·L-1·min-1
同样可得vD=ml·L-1·min-1
vC=vA=ml·L-1·min-1。
(2)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
x∶y∶p∶q=vA∶vB∶vC∶vD=∶∶∶=2∶3∶1∶6。
(3)当D为2aml时,B减少了aml, B的转化率为×100%=×100%。
30.【答案】3V2O5+10Al5Al2O3+6V 还原剂:Al 氧化剂:V2O5 生成1 ml V需要纯铝45 g
3C3O4+8Al4Al2O3+9C 还原剂:Al 氧化剂:C3O4 生成1 ml C需要纯铝24 g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进行判断:
3V2O5+10Al5Al2O3+6V
氧化剂 还原剂
3C3O4+8Al4Al2O3+9C
氧化剂 还原剂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到纯铝与生成金属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10Al ~ 6V 8Al ~ 9C
270 g 6 ml 216 g 9 ml
x1 mly1 ml
列出比例式,解得x=45 g,y=24 g
即生成1 ml钒需要45 g纯铝,生成1 ml钴需要24 g纯铝。
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题:章末综合测评4(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题:章末综合测评4(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氨气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