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新教案)
- 第2单元综合性学习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10 三峡 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12 与朱元思书 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13 唐诗五首 教案 教案 15 次下载
- 第3单元同步作文指导 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 短文二篇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 短文二篇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
课件。
第1课时 《答谢中书书》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于繁重的学业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高远,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水的澄澈……无不让你心旌摇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2.文体知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欲颓(tuí) 沉鳞(lín)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
4.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晓雾将歇】将:将要;歇:消散。 【沉鳞竞跃】指水中潜游的鱼。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5.一词多义
欲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七情六欲)
6.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
7.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8.朗读指导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疏通文意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整体感知
课文可分为几层?每一层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为三层。“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文本精读 把握情感
1.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交流点拨】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写的是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添了活力。山水相映,情味盎然。其次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的是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清幽雅静,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 最后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和鸟此起彼伏的啼鸣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多么清静幽寂的暮景。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
2.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而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绚烂,生机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
2.拓展延伸:
积累古诗词里描写山川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布置作业:
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第2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分别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宋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黄州。《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遂(suì) 寝(qǐn) 相与(yǔ)
藻(zǎ) 荇(xìng)
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盖】大概是。
4.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用色入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思念、读)
5.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6.朗读指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疏通文意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整体理解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交流点拨】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交流点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清闲的人。
(4)“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交流点拨】一个“闲”字饱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漫步的悠闲,心情的寂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文本精读 赏析佳句
1.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并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文章最后一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交流点拨】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到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到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到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2.拓展延伸:
积累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佳句。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⑤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注重文言语句的积累。我觉得这两个环节是成功的,我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进行分组竞赛,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字词句,而且课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也说得很多。有点感觉不好的是学生不能像平常一样自如兴奋,而在要求学生说出有关月亮的诗句时,我想我完全可以让一部分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而我仅让学生说出而已,这在教学处理上过于浅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导读,课文理解,景物描写分析,审美情趣培养,写作练习,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后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