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步教学设计),共48页。
0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步教学设计)单 元 备 课10.1 不等式10.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0.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1课时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10.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0.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10.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2课时第 5单元本单元所需课时数8课时课标要求1.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利用数形结合,通过观察、猜想、类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不等式。 3.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会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解不等式组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4.知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5.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求结果的合理性。教材分析本章内容的编写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是最基本的内容,对它的学习可为后续不等式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五节:第10.1解“不等式”主要介绍不等式的概念,第10.2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学习不等式的3个基本性质,为解不等式打下基础,第10.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第10.4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主要是与生活实际结合,通过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第10.5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的意义.2.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并能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4.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数轴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了解数形结合的方法.5.经历“问题情景—数学建模—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课时分配10.1 不等式 1课时10.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课时10.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课时10.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课时10.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课时回顾与反思 1课时教与学建议1.关注不等式、方程的内在联系,类比等式(方程)进行不等式的教学。2.加强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求出符合实际的解.课题不等式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16-11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认识不等号的含义;2.学会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渗透建模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不等式的概念,区分不等式与等式。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不等关系.教 学 过 程备 注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存在着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对于不相等的关系问题,我们如何用式子来表示它们呢?【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并举手发言,教师总结,并给出实例,引出新课。【实例】例如,小明的身高为155cm,小聪的身高为156cm,则我们可以用不等号“>”或“<”来表示他们的身高之间的关系。如:156 > 155或155 < 156.2.类比探究,学习新知【问题1】小明与小亮进行百米训练,小明先到达终点.小明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为15.2 s.如果小亮所用的时间为a s,请回答下列问题:(1)a 与15.2是同一类量吗?(2)都是表示什么的量?单位一致吗?(3)小明先到达终点说明谁用的时间短?所以有:a ____15.2 (>)【问题2】小明在某一周的零用钱为m元,他在这一周的支出情况如下表:在略有结余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m 与60是同一类量吗?(2)都是表示什么的量?单位一致吗?(3)“略有结余”说明那个数量大? 所以有:m ____60 (>)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以上两个问题,并进行引导式的提问,学生跟着教师的提问,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问题3】 在高速公路上,有大、小两辆卡车从甲地向乙地运货。大卡车的行驶速度为60 km/h,小卡车的行驶速度为80 km/h,大卡车比小卡车早出发1h。(1)如果设小卡车行驶的时间为x h,那么它行驶的路程该如何表示?这时,大卡车行驶的路程又如何表示?(2)小卡车赶上或超过大卡车后,它们所行驶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应怎样表示?【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题目中表示不等关系的词语,引导学生翻译成相应的不等号。学生成果:(1)小卡车行驶路程表示为:80x km;大卡车行驶路程表示为:60(x+1)km;(2)80x≥60(x+1)。【追问】观察式子155 <156,156 > 155,a > 15.2 , m > 60 ,80x≥60(x+1),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教师点名让学生口述它们的发现。教师点评,给出定义。学生成果:这些式子都不是用等号连接而成的。(或这些式子都是用不等号连接而成的)【定义】我们把用不等号“>”“<”“≥”“≤”等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其中“≥”表示“不小于”,读作“大于或等于”;“≤”表示“不大于”,读作“小于或等于”.【小练习】a不小于(不低于)b表示为______,a为非负数表示为_______;a不大于(不高过)b表示为______ ,a为非正数表示为_______ .【追问】(3)根据刚才的【问题3】,完成下表:小卡车行驶的时间x/h小卡车行驶的路程/km大卡车行驶的路程/km18012021601803240240456┆┆┆(4)观察表格并回答,小卡车开出多少小时后赶上或超过大卡车?【师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用不等式表示(4)的答案,然后学生发言回答,教师点评,总结。学生成果:(3)320,400,480;300,360,420;(4)x≥3【总结】可以看出,当x=3时,80x=60(x+1),当x>3时,80x>60(x+1)成立,所以当x≥3时,80x≥60(x+1)成立。当判断一个数是否能使不等式成立,将数分别代入不等号两侧的式子,观察两侧的式子的值的大小是否与不等号一致,若一致则不等式成立,否则不成立。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考点1 不等式的概念【例1】下列式子是不等式的有( D )A.2个 B.3个 C.4个 D.5个【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作答,并口述分析过程,教师点评。【总结】关键是要识别常见不等号:>,<,≤,≥,≠.如果式子中没有这些不等号,就不是不等式.考点2 列不等式【例2】用不等式表示:(1) y的3倍不小于8;(2) m与10的和不大于m的一半;(3)某湖,汛前水位是340 cm,警戒水位是400 cm.汛期,湖水平均每天上涨8 cm,x天后湖水将超过警戒水位.【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展示,并总结列不等式的关键。学生成果:(1)3y≥8,(2)m+10≤m,(3)8x+340>400。【总结】列不等式时,要弄清不等关系,抓关键词,以及用符号如何表示.如:低于、超过、最高、最低、最多、最少、至少、不高于、不低于、不大于、不小于 ,抓住“>”“<”“≥”或“≤”的本质含义。考点3 不等式成立的值 【例3】在-2,-1,0,1中,当x取哪些数时,能使不等式3x+5>0成立?解析:解决此类问题时,分别将所给的各数代入不等式的左边,并求值,再把这个数与右边的0比较大小,若比0大,则能使不等式成立,否则不能.答案:当x取-1,0,1时,不等式3x+5>0成立.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1.课本P118页练习2.(1) 下列各式,不等式一共有__3____个.① 5=9-4;②5>-3;③x+2≠3+x;④2+x≥2x-1;⑤a2+2a+1≤8.(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用不等号填空:① a-b___0;②a+b___0;③| a|___|b|.答案:>,<,<(3)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①a是负数;②x比-3小;③两数m与n的差不大于5.答案:①a < 0;②x <-3;③m-n ≤5.(4)在-1,-0.5,0,0.5,1,3,7,100中,哪些能使不等式x+0.5<2成立?解:当x=-1时,x+0.5=-0.5<右边;当x=-0.5时,x+0.5=0<右边;当x=0时,x+0.5=0.5<右边;当x=0.5时,x+0.5=1<右边;当x=1时,x+0.5=1.5<右边;当x=3时,x+0.5=3.5>右边;当x=7时,x+0.5=7.5>右边;当x=100时,x+0.5=100.5>右边,所以,当x取-1,-0.5,0,0.5,1时,不等式x+0.5<2成立.(5)①雷电的温度大约是28000℃,比太阳表面温度的4.5倍还要高.设太阳表面温度为t℃,那么t应该满足怎样的关系式?②黄石市某天的最高气温为+5℃,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低8℃,则这天此地气温t(℃)应该满足怎样的关系式?答案:①4.5t<28000;②-3℃≤ t ≤5℃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1)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6.布置作业课本P118-119页习题A、B组。从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1,2探究不等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答案,为接下来引出概念打下基础.通过问题3(1)(2),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列出不等式,提高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观察总结,引出不等式的定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总结概括能力.通过问题3(3)(4)探究不等式成立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出结论。教师可以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完成情况,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提示关键。通过例2探究列不等式的关键,让学生对列不等式的思路更加清晰,学会列不等式。通过例3让学生对不等式成立的值的解题方法加深理解。通过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掌握不好的学生能够及时给予帮助。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板书设计10.1 不等式1.不等式的概念2.不等式成立的值3.列不等式4.例题教后反思本课时在教学设计时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情境中抽出不等量关系的数学问题, 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体验中进行学习。课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20-12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教 学 过 程备 注1.复习旧知,引入课题我们学习了等式,并掌握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大家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并回答。学生成果: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 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教师:不等式与等式只有一字之差,那么它们的性质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本节课我们将对此加以研究2.类比探究,学习新知【问题1】如图,当a>b时,在数轴上表示a的点位于表示b的点的右侧.在数轴上,与a+3,b+3 对应的点和与a,b 对应的点之间具有如下的位置关系:(1) 确定a+3和b+3的大小;【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在数轴上的表示,观察得出结论,并口答。【追问】(2)a,b两点都向右移动5个单位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轴,参照(1)的解决办法,进行解答。学生根据提示,思考、作图、得出结论,并口答结论。【追问】(3)如果c>0,那么对于a+c和b+c的大小,你有什么猜想?【师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1)(2)的结论进行猜想,学生观察、总结,说出猜想,教师点评。【追问】(4)在不等式a>b的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或一个整式,你认为应该有什么结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先举例验证,再类比(3)用字母表示。学生根据提示,举例、总结,得出字母表示。教师点名让学生口答,并点评。学生成果:(1)a+3>b+3,(2)a+5>b+5 (3)a+c>b+c (4)a-c>b-c【追问】通过上述4个问题,你能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1,给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吗?【师生活动】学生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1,思考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猜想,口答。教师总结。【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 a ± c > b ± c. 【问题2】(1)观察下图展示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给出结论,教师点评。学生可能会只说天平质量重的一方不改变等,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等式考虑,进而让学生思考不等号方向问题,为下面做铺垫。【追问】(2)①已知8 > 3 ,计算并用不等号填空:8×2_______ 3×2 8×(-2) _______3×(-2)8×0.5 _____3×0.5 8×(-0.5)_______ 3×(-0.5)8 ×0.01 ___3×0.01 8×(-0.01) ______3×(-0.01)②对于8>3,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吗?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会怎样?【师生活动】学生计算数值,填写不等号,完成①,在学生计算完成时,教师提出问题②,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言交流,得出答案,教师点评。【追问】那你能类比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猜想不等式的其他基本性质吗?【师生活动】学生观察、类比、总结,发言交流,教师点评,总结,给出不等式的其他基本性质。【总结】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 > b,且c > 0,那么 ac > bc,ac>bc .不等式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 > b,且c < 0,那么 ac < bc ,ac<bc. 【问题3】等式有对称性及传递性,那么不等式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吗?【师生活动】学生复习回顾等式的对称性及传递性,思考。教师提问:已知 x > 5,那么 5 < x 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总结】不等式的对称性:如果a>b,那么b<a.教师提问:由8b,b>c,那么a>c.【对比交流】学完不等式的性质后,我们来比较一下等式与不等式性质的异同。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考点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例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A.因为a<b,所以a+2<b+1 B.因为a<b,所以a-1<b-2 C.因为a>b,所以a+c>b+c D.因为a>b,所以a+c>b-d考点2 把不等式化成“x>a”或“x60(x+1)2.归纳总结,学习新知x80x60(x+1)x的值是否符合80x>60(x+1)3.5280270是4.1328306是5.46.8【问题1】(1)对于给定的x值,完成下表:对于这些符合不等式80x>60(x+1)的x的值,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什么?你可以给出定义吗?【师生活动】学生计算,填写表格。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思考。学生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尝试总结定义,并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引出定义。【定义】对于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追问】(2)数4,5,5.5是不等式80x>60(x+1)的解吗?(3)你认为不等式80x>60(x+1)的解有多少个?【师生活动】学生计算回答。教师提问:不等式80x>60(x+1)的解有无数个,那我们把这无数个解叫做什么?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总结】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思考】不等式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有什么区别呢?【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分组交流讨论,发言作答。教师点评总结。学生成果:①不等式的解是指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某个值,而不等式的解集是指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所有值. ②不等式的解集是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每一个数值都是不等式的一个解;【总结】【问题2】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如何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呢?那我们可以借助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1)不等式80x>60(x+1)的解集为x>3,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个解集呢?(2)-2x≥2的解集为x≤-1,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个解集呢?【师生活动】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完成(1),教师给出学生提示性地语言,让学生独自画出,最后教师板演。学生独立完成(2),最后板演,总结。引导语言:(1)先在数轴上标出表示3的点,则点右边所有的点表示的数都大于3,而点左边所有的点表示的数都小于3.把表示3 的点画成空心圆圈,表示解集不包括3.(2)解集x≤-1中包含-1,所以在数轴上将表示-1的点画成实心点.【总结】(1)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 (2)“>”,“<”画空心圆圈.“≥”,“≤”画实心点。【问题3】前面我们遇到了这些不等式: x>3, 80x>60(x+1), m+10≤ m , 2x<x+2,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发言,探究共同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思考。学生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学生成果:这些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每个不等式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总结】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练一练】我们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课本P124页例1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师生活动】学生解答,教师展示给出解答示范.解:不等式两边都减去1,得 ,即 .两边都乘2(或除以 ),得x<8.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考点1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例1】下列不等式中,不含有x=-1这个解的是( A )A. 2x+1≤-3 B. 2x-1≥-3C. -2x+1≥3 D. -2x-1≤3 考点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例2】已知−13x2a−1+5>0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 a 的值是_______.答案:1考点3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例3】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3-x < 2x+6.答案:x>-1,【例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2x-a≥-3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等于多少?答案:1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1.看图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解:(1)x<-4.(2)x ≥1.5.2.不等式2x≥9有多少个负整数解?请全部写出来.解:解不等式 2x≥9 ,得 x ≥-4.5,其负零整数解为-4,-3,-2,-1.3.利用数轴来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 解:如图所示.(1) x≥ -7.4.a≥1的最小正整数解是m,b≤8的最大正整数解是n,求关于x的不等式(m+n)x>18的解集.解:∵a≥1的最小正整数解是m,∴m=1.∵b≤8的最大正整数解是n,∴n=8.∴m+n=9.把m+n=9代入不等式(m+n)x>18中,得9x>18,解得x>2.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6.布置作业课本P125习题A组第1题,习题B组第1、2题。答案:432,384,是;544,468,是。通过问题1(1)的探究,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答案:(2)是;(3)无数个。通过(2)(3)的探究,引导学生作答并思考,得出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的概念.通过对比,让学生能够区分不等式的解与解集.通过两个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通过问题3,让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思考,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点,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注意三个条件:未知数的个数,未知数的次数,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对不等式解的概念的理解。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熟练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为后面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做铺垫。通过随堂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准确率。板书设计 10.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1课时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1.不等式的解、解集及解不等式的概念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3.一元一次不等式4.例题教后反思本课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相关概念,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探索归纳出不等式的有关概念,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帮助学生探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但是在例题中,对于每一步的变形说理没有找学生回答,减弱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课题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26-12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经历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过程,学生通过合作、类比等学习方法,加深对化归思想的体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教学难点:会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 学 过 程备 注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你还记得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吗?我们一起来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 回顾一下.【师生活动】学生自主解答一元一次方程,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发言交流,教师点评。学生成果:去分母,得 4(x-1)-3(2x-3)=12. 去括号,得 4x-4-6x+9=12. 移项,得 4x-6x=12+4-9.合并同类项,得 -2x=7. 系数化为1,得 x=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类比探究,学习新知【问题1】我们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1)14+3(x-5)<11;【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类比,尝试解不等式,教师找同学板演解题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检查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成果:(数轴略)(1)去括号,得14+3x-15<11.移项,得3x<11-14+15.合并同类项,得3x<12.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x<4.(2)去分母,得x+5-2≤3x+2.移项,得x-3x≤2-5+2.合并同类项,得-2x≤-1.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x≥0.5.【想一想】通过上面的两个题目的解答过程,尝试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师生活动】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并发言。老师点评,总结。【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问题2】试一试:将的解法与问题1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对比,完成下面的表格:【师生活动】 试着让学生自主找到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师引导,补充并纠正.答案: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考点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例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 2(x -5)+1×6 ≤ 9x.去括号,得 2x -10 + 6 ≤ 9x.移项,得 2x - 9x ≤ 10 - 6.合并同类项,得 -7x ≤ 4 .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 x ≥ .【例2】课本P126页例2: 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代数式的值比x+1的值大?解:根据题意,x应满足不等式去分母,得1+2x>3(x+1).去括号,得1+2x>3x+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x<-2.即当x<-2时,代数式 的值比x+1的值大.【师生活动】教师展示例题,学生自主思考,然后解答,教师请同学上台板演,同时巡视检查,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并让学生思考“在解答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补充,总结易错点。【易错点】(1)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改变不等号的方向;(2)移项要变号;(3)去分母时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4)不要忽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5)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减号的括号里各项注意要改变符号.考点2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应用【例3】课本P127页例3: 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解:去分母,得3(x+1) ≥2(2x-1).去括号,得3x+3≥4x-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5.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x ≤ 5.所以,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x=1,2,3,4,5.【例4】已知方程ax+12=0的解是x=3,求关于x不等式(a+2)x>-6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其中正整数解有哪些?解:由方程的定义,把x=3代入ax+12=0中,得 a=-4. 把a=-4代入(a+2)x>-6中,得-2x>-6,解得x<3.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其中正整数解有1和2.【方法总结】求不等式的特殊解,先要准确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确定特殊解.在确定特殊解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包括端点的值,一般可以结合数轴,形象直观,一目了然.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1.课本P127页练习2.备用练习(1)不等式 2x-1≥3x—5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为 ( D ) A.1 B.2 C.3 D.4(2)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2x+m〉-5 的解集如图所示,则 m 的值为 ( A ) A.1 B.0 C.-1 D.-2 (3)若关于x的不等式mx﹣n>0的解集是 x<,则关于x的不等式(m+n)x>n﹣m的解集是(A )A. x< B. x> C. x< D. x>(4)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满足x﹣y>﹣2,则a的取值范围是( D)A.a<4 B.0<a<4 C.0<a<10 D.a<10 (5)下面是小明同学解不等式 的过程:去分母,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都除以–2,得 .他的解法有错误吗?如果有错误,请你指出错在哪里.解:去分母,-1没有乘2.两边都除以-2,不等号的方向没有改变.(6)已知不等式 x+8>4x+m (m是常数)的解集是 x<3,求 m.答案:m=-1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本节所学知识有何疑惑?6.布置作业课本P127习题A组1(2)(4)、2,P,128习题B组。通过复习回顾,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尝试解两个不等式,体会解答的过程与步骤,归纳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渗透类比思想的同时,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想一想,让学生从具体的解答过程中概况总结,得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对比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加深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理解.通过例1、例2的解答,师生共同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易错点,强调解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解题步骤的规范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例3、例4的讲解,让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解题技巧,为以后解答题目做铺垫。通过课本练习,巩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通过备用练习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所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2.解一元一次方程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异同点3.例题教后反思本课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例题,将知识灵活运用,提升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29-13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类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之间的不相等关系,会解决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简单问题. 2.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模型,通过对不等式的求解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问题。教学难点: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教 学 过 程备 注1.回顾旧知,引入课题你还记得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步骤吗?【师生活动】学生回顾并回答,教师提问并展示.[过渡语] 我们能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数量相等关系的问题,实际上,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数量之间的不相等关系。在这些问题中,有些可以用类似于列方程的方法,通过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类比探究,学习新知我们一起探究下面的题目: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准备用500元,购买甲、乙两种图书共12套,送给老区的幼儿园小朋友.已知甲种图书每套45元,乙种图书每套40元.这些钱最多能买甲种图书多少套?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题目,并让学生根据列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进行思考分析,先分析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将问题逐步拆解,进而将问题解决。【问题】(1)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分别是什么?学生成果:已知条件:共500元,买甲、乙两种图书共12套,甲种图书每套45元,乙种图书每套40元.所求问题:这些钱最多能买甲种图书多少套? 【追问】(2)那我们可以怎么设未知数呢?【师生活动】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设未知数,教师让学生口答自己所设。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并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如下:设可购买甲种图书x套,则购买甲种图书用的钱为______元,购买乙种图书________套,购买乙种图书用的钱为________元.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答;【追问】(3)购买甲、乙两种图书所用钱数与500元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追问。【追问】(4)你能用不等式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追问。【追问】(5)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解列出的不等式,并根据解集确定实际问题的答案.请大家仿照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格式,完成的呈现这道题的解答过程。【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检查,及时纠正或指导。学生成果:解:设可购买甲种图书x套,则购买乙种图书(12-x)套,根据题意列不等式,得45x+40(12-x)≤ 500.解这个不等式,得x≤ 4.答:最多购买甲种图书4套.【想一想】通过以上分析,你可以总结一下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依据题目的解答过程,总结归纳,教师纠正并补充,得出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总结】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①审:审清题意;②设:设未知数;③列:由题意寻求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④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⑤检:检验所得出解是否符合实际情况;⑥答:写答语.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考点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例1】课本P129页例题:某商场为响应“家电下乡”的惠农政策,决定采购一批电冰箱,优惠销售给农民朋友. 商场从厂家直接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型号的电冰箱共80台,其中,甲种电冰箱的台数是乙种电冰箱台数的2倍,购买三种电冰箱的总金额不超过132000元,已知甲、乙、丙三种电冰箱每台的出厂价格分别为1200元,1600元,2000元. 那么该商场购进的乙种电冰箱至少为多少台?【师生活动】教师让学生阅读题目,分析题目,找出已知和问题,并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学生根据要求,思考,口答。学生成果: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型号的电冰箱共80台,甲种电冰箱的台数是乙种电冰箱台数的2倍,购买三种电冰箱的总金额不超过132000元,甲、乙、丙三种电冰箱每台的出厂价格分别为1200元,1600元,2000元问题:商场购进的乙种电冰箱至少为多少台?题中的等量关系:甲冰箱数 + 乙冰箱数 + 丙冰箱数 = 80,甲冰箱数 = 2×乙冰箱数;题中的不等关系:1200×甲冰箱数+1600×乙冰箱数+ 2000×丙冰箱数≤132000 ,教师:在练习册上独立完成解答过程。学生成果:设购买乙种电冰箱x台,则购买甲种电冰箱是2x台,丙种电冰箱是(80-3x)台.根据题意列不等式,得 1200×2x+1600x+2000(80-3x)≤132000.解这个不等式,得 x≥14.答:至少购进乙种电冰箱14台。【归纳】生活中常用的不等关系与数学语言:超过 >,至少 ≥,最多 ≤ .【例2】某班几个同学合影留念,每人交0.7元.已知一张彩色底片0.68元,扩印一张相片0.5元,每人分一张,在将收来的钱尽量用掉的前提下,这张相片上的同学最少有几人?【师生活动】教师展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写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然后完成解答过程。教师巡视检查,及时指导纠正。学生成果: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收来的钱=0.7元×人数,花去的钱=0.68元+0.5元×人数,题中的不等关系: 花去的钱≤收来的钱。解:设这张相片上的同学有x人。 根据题意列不等式,得 0.7x≥0.68+0.5x.解这个不等式,得x≥3.4因为x为正整数,所以x至少为4。答:这张相片上的同学至少有4人。【方法归纳】在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当求出解集后,还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确定问题的解.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1.课本P130页练习1、2.2.备用练习(1)某童装店按每套90元的价格购进40套童装,应缴纳的税费为销售额的10%. 如果要获得不低于 900元的纯利润,每套童装的售价至少是多少元?解:设每套童装的售价是 x 元.则40x-90×40-40x·10%≥900. 解得x ≥ 125.答:每套童装的售价至少是125元.(2)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解:设小明答对x道题,则他答错或不答的题数为20-x.根据他的得分要超过90,得10x-5(20-x)>90.解这个不等式,得x>。答:小明至少要答对13道题.(3)某汽车租赁公司要购买轿车和面包车共10辆,其中轿车至少要购买3辆,轿车每辆7万元,面包车每辆4万元,公司可投入的购车款不超过55万元.①符合公司要求的购买方案有哪几种?请说明理由。②如果每辆轿车的日租金为200元,每辆面包车的日租金为110元,假设新购买的这10辆车每日都可租出,要使这10辆车的日租金收入不低于1500元,那么应选择以上哪种购买方案? 解:①设轿车要购买x辆,那么面包车要购买(10-x)辆, 7x+4(10-x)≤55,解得 x≤5, 又x≥3,则x=3,4,5, ∴有三种方案:①轿车3辆,面包车7辆; ②轿车4辆,面包车6辆; ③轿车5辆,面包车5辆. ②方案一的日租金为3×200+7×110=1370; 方案二的日租金为:4×200+6×110=1460; 方案三的日租金为:5×200+5×110=1550; 为保证日租金不低于1500,应选方案三。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疑惑?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概括为:审→设→列→解→检→答6.布置作业课本P130-131习题A组、B组。通过复习回顾,采用类比的思想,探索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答案:(2)45x,(12-x),40(12-x)答案:(3)要比500元少,或者等于500元答案:(4)甲图书所用钱数 + 乙图书所用钱数 ≤ 500.学生类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格式,尝试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问题,渗透类比思想,提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通过对题目的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并动手做一做,体会解答的过程,为接下来的归纳总结打下基础.学生尝试总结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提升学生总结概括能力。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讲题模式,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总结生活中常用到的不等关系与数学语言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生独完成例2做铺垫。通过例2让学生加深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强调最后的解要符合实际情况。通过随堂练习,教师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板书设计1.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审→设→列→解→检→答2.例题教后反思本课时是对前面几课时不等式知识学习的深化,列不等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本课时的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学习,化解对不等式知识理解的难度,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和强化技能. 在分析例题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借助找等量关系的思想,寻找材料中的不等量关系,降低寻找不等关系的难度。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32-13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会应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感受并掌握数形结合思想。3.让学生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感受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作用,养成自主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教学难点:利用数轴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教 学 过 程备 注1.复习导入你还记得什么是方程组吗?师生活动:学生回顾并回答,教师提问并展示.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方程组.2.新课讲解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一起探究电视台播出猜商品价格的节目.主持人:这个电热水壶的价格不高于100元,请您猜出价格。参赛者:80元。主持人:高了。参赛者:60元。主持人:低了。问题1:设这个电热水壶的价格为x元,你能列出猜价过程中的两个不等式吗?问题2:有时要把几个不等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组不等式,如 .那么类似于方程组的概念,你能说出不等式组的概念吗?师生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做一做,教师巡视检查及时纠正错误,并展示答案.(1)x<80,x>60(2)由若干个不等式组成的一组不等式,叫做不等式组知识要点一般地,由若干个不等式组成的一组不等式,叫做不等式组。问题:尝试说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把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立起来,组成的不等式组就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师生活动: 学生总结归纳,并自述,教师纠正并展示.练一练:判断下列各式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师生活动:学生想一想并回答,教师展示.①否 ②是 ③否 ④否 ⑤是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起探究不等式组 中,①和②的解集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可知,电热水壶的价格x的范围是60<x<80。问题:你知道60<x<80称为不等式组的什么吗?知识要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师生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展示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练一练 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 师生活动:学生想一想并回答,教师展示.总结归纳: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1)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2)在数轴上把各个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3)在数轴上找出满足所有不等式的公共部分,就是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例1 解不等式组解:解不等式①,得 x>-6 解不等式②,得 x>1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如图所示。 这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是x>1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1例2 在关于x、y的方程组 中,未知数满足x≥0,y>0,求m的取值范围并在数轴上应表示出来。解:①×2﹣②得 3x=3m+6,即x=m+2, 把x=m+2代入②得 y=3﹣m, 由x≥0,y>0,得到 即师生活动:学生解答,教师展示给出解答示范.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1. 下列选项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是( D ) 2. 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3. 若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1<x<1,求(a﹣3)(b+3) 解:解不等式①得 , 解不等式②得 x>2b+3, 所以解得 a=1,b=﹣2 (a﹣3)(b+3) = -2×1 = -2 4. 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有三个,求a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可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a< x<3, 因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三个, 即 x=0,1,2, 所以 ﹣1≤a<0师生活动:学生解答,教师展示答案.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6.布置作业P134习题A、B。通过复习回顾,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1,2的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并动手做一做,体会解答的过程,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总结归纳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一起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会总结归纳,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概念。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从知识的角度看,解不等式不是新知识。根据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才是新的知识内容,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来求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即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这是本课最突出的亮点。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34-13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复习并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学会解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理解不等式组无解的特殊情况。 能够根据不等式解的范围确定特定的不等式的解。4.系统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系统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不等式组无解的情况,具体情境和特定要求的不等式组的解。教 学 过 程备 注1.新课引入创设情景在什么条件下,长度为3cm , 7cm , x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考虑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师展示答案.答案:45 C.m≤5 D.m<53.解下列不等式组: 解:(1) 1<x<5; (2)-4<x≤1;4.x取哪些正整数值时,不等式x+3>6与2x-1<10都成立?解:解不等式组 得34x+28, 5(x-1)+1≤4x+28. 解得 29
0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步教学设计)单 元 备 课10.1 不等式10.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0.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1课时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10.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0.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10.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2课时第 5单元本单元所需课时数8课时课标要求1.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利用数形结合,通过观察、猜想、类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不等式。 3.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会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解不等式组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4.知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5.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求结果的合理性。教材分析本章内容的编写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是最基本的内容,对它的学习可为后续不等式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五节:第10.1解“不等式”主要介绍不等式的概念,第10.2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学习不等式的3个基本性质,为解不等式打下基础,第10.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第10.4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主要是与生活实际结合,通过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第10.5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的意义.2.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并能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4.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数轴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了解数形结合的方法.5.经历“问题情景—数学建模—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课时分配10.1 不等式 1课时10.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课时10.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课时10.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课时10.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课时回顾与反思 1课时教与学建议1.关注不等式、方程的内在联系,类比等式(方程)进行不等式的教学。2.加强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求出符合实际的解.课题不等式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16-11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认识不等号的含义;2.学会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渗透建模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不等式的概念,区分不等式与等式。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不等关系.教 学 过 程备 注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存在着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对于不相等的关系问题,我们如何用式子来表示它们呢?【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并举手发言,教师总结,并给出实例,引出新课。【实例】例如,小明的身高为155cm,小聪的身高为156cm,则我们可以用不等号“>”或“<”来表示他们的身高之间的关系。如:156 > 155或155 < 156.2.类比探究,学习新知【问题1】小明与小亮进行百米训练,小明先到达终点.小明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为15.2 s.如果小亮所用的时间为a s,请回答下列问题:(1)a 与15.2是同一类量吗?(2)都是表示什么的量?单位一致吗?(3)小明先到达终点说明谁用的时间短?所以有:a ____15.2 (>)【问题2】小明在某一周的零用钱为m元,他在这一周的支出情况如下表:在略有结余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m 与60是同一类量吗?(2)都是表示什么的量?单位一致吗?(3)“略有结余”说明那个数量大? 所以有:m ____60 (>)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以上两个问题,并进行引导式的提问,学生跟着教师的提问,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问题3】 在高速公路上,有大、小两辆卡车从甲地向乙地运货。大卡车的行驶速度为60 km/h,小卡车的行驶速度为80 km/h,大卡车比小卡车早出发1h。(1)如果设小卡车行驶的时间为x h,那么它行驶的路程该如何表示?这时,大卡车行驶的路程又如何表示?(2)小卡车赶上或超过大卡车后,它们所行驶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应怎样表示?【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题目中表示不等关系的词语,引导学生翻译成相应的不等号。学生成果:(1)小卡车行驶路程表示为:80x km;大卡车行驶路程表示为:60(x+1)km;(2)80x≥60(x+1)。【追问】观察式子155 <156,156 > 155,a > 15.2 , m > 60 ,80x≥60(x+1),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教师点名让学生口述它们的发现。教师点评,给出定义。学生成果:这些式子都不是用等号连接而成的。(或这些式子都是用不等号连接而成的)【定义】我们把用不等号“>”“<”“≥”“≤”等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其中“≥”表示“不小于”,读作“大于或等于”;“≤”表示“不大于”,读作“小于或等于”.【小练习】a不小于(不低于)b表示为______,a为非负数表示为_______;a不大于(不高过)b表示为______ ,a为非正数表示为_______ .【追问】(3)根据刚才的【问题3】,完成下表:小卡车行驶的时间x/h小卡车行驶的路程/km大卡车行驶的路程/km18012021601803240240456┆┆┆(4)观察表格并回答,小卡车开出多少小时后赶上或超过大卡车?【师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用不等式表示(4)的答案,然后学生发言回答,教师点评,总结。学生成果:(3)320,400,480;300,360,420;(4)x≥3【总结】可以看出,当x=3时,80x=60(x+1),当x>3时,80x>60(x+1)成立,所以当x≥3时,80x≥60(x+1)成立。当判断一个数是否能使不等式成立,将数分别代入不等号两侧的式子,观察两侧的式子的值的大小是否与不等号一致,若一致则不等式成立,否则不成立。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考点1 不等式的概念【例1】下列式子是不等式的有( D )A.2个 B.3个 C.4个 D.5个【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作答,并口述分析过程,教师点评。【总结】关键是要识别常见不等号:>,<,≤,≥,≠.如果式子中没有这些不等号,就不是不等式.考点2 列不等式【例2】用不等式表示:(1) y的3倍不小于8;(2) m与10的和不大于m的一半;(3)某湖,汛前水位是340 cm,警戒水位是400 cm.汛期,湖水平均每天上涨8 cm,x天后湖水将超过警戒水位.【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展示,并总结列不等式的关键。学生成果:(1)3y≥8,(2)m+10≤m,(3)8x+340>400。【总结】列不等式时,要弄清不等关系,抓关键词,以及用符号如何表示.如:低于、超过、最高、最低、最多、最少、至少、不高于、不低于、不大于、不小于 ,抓住“>”“<”“≥”或“≤”的本质含义。考点3 不等式成立的值 【例3】在-2,-1,0,1中,当x取哪些数时,能使不等式3x+5>0成立?解析:解决此类问题时,分别将所给的各数代入不等式的左边,并求值,再把这个数与右边的0比较大小,若比0大,则能使不等式成立,否则不能.答案:当x取-1,0,1时,不等式3x+5>0成立.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1.课本P118页练习2.(1) 下列各式,不等式一共有__3____个.① 5=9-4;②5>-3;③x+2≠3+x;④2+x≥2x-1;⑤a2+2a+1≤8.(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用不等号填空:① a-b___0;②a+b___0;③| a|___|b|.答案:>,<,<(3)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①a是负数;②x比-3小;③两数m与n的差不大于5.答案:①a < 0;②x <-3;③m-n ≤5.(4)在-1,-0.5,0,0.5,1,3,7,100中,哪些能使不等式x+0.5<2成立?解:当x=-1时,x+0.5=-0.5<右边;当x=-0.5时,x+0.5=0<右边;当x=0时,x+0.5=0.5<右边;当x=0.5时,x+0.5=1<右边;当x=1时,x+0.5=1.5<右边;当x=3时,x+0.5=3.5>右边;当x=7时,x+0.5=7.5>右边;当x=100时,x+0.5=100.5>右边,所以,当x取-1,-0.5,0,0.5,1时,不等式x+0.5<2成立.(5)①雷电的温度大约是28000℃,比太阳表面温度的4.5倍还要高.设太阳表面温度为t℃,那么t应该满足怎样的关系式?②黄石市某天的最高气温为+5℃,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低8℃,则这天此地气温t(℃)应该满足怎样的关系式?答案:①4.5t<28000;②-3℃≤ t ≤5℃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1)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6.布置作业课本P118-119页习题A、B组。从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1,2探究不等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答案,为接下来引出概念打下基础.通过问题3(1)(2),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列出不等式,提高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观察总结,引出不等式的定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总结概括能力.通过问题3(3)(4)探究不等式成立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出结论。教师可以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完成情况,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提示关键。通过例2探究列不等式的关键,让学生对列不等式的思路更加清晰,学会列不等式。通过例3让学生对不等式成立的值的解题方法加深理解。通过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掌握不好的学生能够及时给予帮助。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板书设计10.1 不等式1.不等式的概念2.不等式成立的值3.列不等式4.例题教后反思本课时在教学设计时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情境中抽出不等量关系的数学问题, 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体验中进行学习。课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20-12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教 学 过 程备 注1.复习旧知,引入课题我们学习了等式,并掌握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大家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并回答。学生成果: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 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教师:不等式与等式只有一字之差,那么它们的性质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本节课我们将对此加以研究2.类比探究,学习新知【问题1】如图,当a>b时,在数轴上表示a的点位于表示b的点的右侧.在数轴上,与a+3,b+3 对应的点和与a,b 对应的点之间具有如下的位置关系:(1) 确定a+3和b+3的大小;【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在数轴上的表示,观察得出结论,并口答。【追问】(2)a,b两点都向右移动5个单位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轴,参照(1)的解决办法,进行解答。学生根据提示,思考、作图、得出结论,并口答结论。【追问】(3)如果c>0,那么对于a+c和b+c的大小,你有什么猜想?【师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1)(2)的结论进行猜想,学生观察、总结,说出猜想,教师点评。【追问】(4)在不等式a>b的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或一个整式,你认为应该有什么结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先举例验证,再类比(3)用字母表示。学生根据提示,举例、总结,得出字母表示。教师点名让学生口答,并点评。学生成果:(1)a+3>b+3,(2)a+5>b+5 (3)a+c>b+c (4)a-c>b-c【追问】通过上述4个问题,你能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1,给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吗?【师生活动】学生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1,思考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猜想,口答。教师总结。【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 a ± c > b ± c. 【问题2】(1)观察下图展示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给出结论,教师点评。学生可能会只说天平质量重的一方不改变等,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等式考虑,进而让学生思考不等号方向问题,为下面做铺垫。【追问】(2)①已知8 > 3 ,计算并用不等号填空:8×2_______ 3×2 8×(-2) _______3×(-2)8×0.5 _____3×0.5 8×(-0.5)_______ 3×(-0.5)8 ×0.01 ___3×0.01 8×(-0.01) ______3×(-0.01)②对于8>3,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吗?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会怎样?【师生活动】学生计算数值,填写不等号,完成①,在学生计算完成时,教师提出问题②,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言交流,得出答案,教师点评。【追问】那你能类比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猜想不等式的其他基本性质吗?【师生活动】学生观察、类比、总结,发言交流,教师点评,总结,给出不等式的其他基本性质。【总结】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 > b,且c > 0,那么 ac > bc,ac>bc .不等式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 > b,且c < 0,那么 ac < bc ,ac<bc. 【问题3】等式有对称性及传递性,那么不等式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吗?【师生活动】学生复习回顾等式的对称性及传递性,思考。教师提问:已知 x > 5,那么 5 < x 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总结】不等式的对称性:如果a>b,那么b<a.教师提问:由8
相关资料
更多